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石三鸟!老朱的骂与爱!远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经是“自己人”,但他不允许北平一地的军权被朱棣所控制。
    朝廷的军队,就应该无条件服从朝廷的命令。
    而不是某一个将领振臂一挥,将士们就听他的。
    正因为如此,朱允熥才将朱棣留在金陵城,让他远离北平封地,远离大军。
    蓝玉再前往的话,就能基本上控制了。
    也等于是将北平及其附近的军权,彻底收归朝廷。
    三是同时也让蓝玉远离了自己旧部。
    既能利用蓝玉压制北平的军队和将领,也能削弱蓝玉在军中的势力。
    而蓝玉对此还十分乐意。
    毕竟,他素来都怀疑燕王有异心。
    前往北平,镇住燕王旧部,削弱燕王在军中的影响力,正合他意。
    前脚送走蓝玉,后脚朱棣就来了。
    “你为宗人令,要管好皇室宗亲,重任在身,不得离开金陵。”
    朱允熥不待他开口,便抢先拒绝。
    朱棣愕然,道:“军事学院里面那么多宿将,你一个都不带吗?”
    “行兵打仗,非同小可,你毕竟没有领过兵,没有沙场作战的经验。”
    朱允熥笑道:“倒是打算带两个,就是曾在你麾下效力的朱能和张辅。”
    对朱棣麾下的诸将,朱允熥早就盘算过。
    张玉、丘福两人虽然能力也不错,但年龄都过大。
    海上风浪一起,恐怕两人都吃不消。
    相比之下,张辅和朱能就年轻得多,也更有培养改造的价值。
    再则,虽然两人此前都在朱棣麾下,但职位还不高,没有受朱棣太大的恩惠,很容易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
    特别是张辅。
    朱允熥翻阅过将领们的资料,他的父亲张玉,以前是蓝玉帐下的将领,曾经参加过捕鱼儿海战役,一年前才调往燕山左护卫,隶属朱棣管辖。
    尽管朱允熥对自己很有信心,此次出征的军队,也是他一手打造的大明海军。
    战术战法都是他编制的,与传统的大明军队截然不同。
    但朱允熥毕竟是第一次统兵,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朱能和张辅都是年轻将领,在大明军中也没有什么名气。
    就算两人在战争中表现光彩夺目,从此崭露头角。
    那也是他朱允熥有识人之明。
    朱能和张辅会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军中将士会钦佩他的识人之明。
    这与启用名宿老将是截然不同的。
    新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作战模式将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战场上需要的勇气、胆识、直觉等能力,却是相通的。
    朱能和张辅作为历史上的名将,或多或少能发挥一点作用。
    海上作战也许不行。
    可远征军还是要登陆的。
    两人虽然未成名,但都早就上过战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使他们现在不熟悉新军的战术战法,但只要给他们时间,未来的成长潜力巨大。
    仅此一点,也应早早带在身边,使其成为自己的心腹。
    听到朱能和张辅这两个名字,朱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朱能他倒是知道,那是一名年轻的将领,其父亲是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此人曾经随朱棣一起北征,颇有几分胆量和勇气。
    张辅是谁,他就不知道了。
    莫非是张玉的儿子?
    可张玉自己也不过一个指挥佥事罢了。
    除非报名参加新军,并通过考核,否则,小小的指挥佥事,就连进入大明军事学院读书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人物的儿子,太孙殿下怎么会注意到呢?
    朱棣满脸疑惑的望向朱允熥。
    朱允熥笑道:“世有伯乐,然而有千里马。”
    “虽然朱能和张辅此前都在你麾下效力,但他们都是朝廷的将领,要听从朝廷的调令。”
    “有人和我举荐,说两人都是将才。”
    “我看过他们两人过往的战绩,觉得确是可塑之才,便调过来用了。”
    这就是掌权的好处。
    看中谁就能用谁。
    资源、人马随意调配。
    相比以前当吴王时,费尽心思的去挖人,却是容易太多了。
    调朱能和张辅的命令,早就已经发出。
    只是因为两人都远在北平,从发令到他们赶来金陵,需要时间。
    如今才刚刚抵达。
    朱棣再度深深望了他一眼。
    朱允熥用人的风格,素来便是如此。
    看中谁就启用谁,非常任性。
    比如杨士奇,明明只是一个连中举都没中的秀才,也不是啥显赫世家出身。
    可朱允熥就是“莫名其妙”般的看中了他。
    而杨士奇后来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最近又用了一个夏原吉的人,仅仅只是国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