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老朱的好胜心!被瞒住的隐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预测具体的所在。
    他原来是希望太孙殿下在高塔上自己看到。
    但事情哪来那般尽如人意。
    朱允熥笑问道:“听你的意思,此事在金陵城,还颇为轰动?本宫怎么没听人说过呢。”
    杨荣哈哈一笑,道:“金陵城的百姓,平日里没事最爱嚼舌根子,聊一些家长里短。这种事情,传得极快。”
    “但也都是一阵风的事。”
    “此女子并非官宦人家出身,与朝堂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太孙殿下万金之躯,身份何等尊贵?”
    “下面的人,又怎么会将如此无聊的市井流言,禀报给太孙殿下听呢。”
    朱允熥微微一怔。
    不得不说,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虽然探听司每天都会将金陵城,乃至全国各地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尽皆详细汇报。
    但所禀报的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与朝堂上的官员,再或者是国家的政策,多多少少都有些联系。
    比如说,朱允熥要将粮食价格稳定在低价位。
    探听司就会将各粮仓的情况,售卖,百姓们对粮价的感受,评价等情况,都一一上报。
    或许还会讲一件发生在寻常百姓,张三或者李四家中的小事。
    但这件事,又一定是和粮食价格相关的。
    表面上看起来,探听司是事无巨细,尽皆禀报。
    实际上,也不过是以小见大,通过百姓和官员的日常生活,来反映朝廷国策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再或者是重要官员的动态。
    而完全无关的事情,则不会上报。
    探听司这样做,当然也不能说是错的。
    毕竟,探听民间情报的目的,就是帮助他掌握民间的动向,了解国策落地实施后,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发现百姓的难处,官员的动向等等。
    总归是国家政事,不是帮他去探听民间八卦的。
    偏偏美貌少女引发京城流言,与国家大政方针,百姓生活得好不好,官员是否勤政……等等,都扯不上任何关系。
    探听司当然会将这种无聊的流言八卦,排除在上报给太孙殿下的情报之外。
    至于朝臣的奏章,那就更不可能了。
    若有哪个朝臣,在奏章中说,金陵城的西市上来了一个卖饰品的美女,长得很好看,引发百姓围观云云……岂不说太孙殿下看了奏章观感如何,恐怕朝臣们知道了,都要痛骂上奏之人是“奸侫”之臣,正事不做,竟做出这种惹人耻笑之事。
    上奏的人,都要被文人们骂死!
    如果朱允熥下令大范围选美,或许还会有大臣为了讨好他而上这样的奏章。
    但朱允熥从来没有提及过,肯定也不会有臣子在没有上意的情况下,主动去找骂,自绝前程。
    奏章一上,上位者为了自己的名声,弄不好直接下令将上奏章的官员直接打死。
    与朝廷大局相比,与千秋万载的名声相比,区区一个女人,即使是长得再好看,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爱江山更爱美人,只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浪漫语句描述,以及恋爱脑的幻想罢了。
    真要拿江山和美人来做选择,即使是好色如命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杀掉杨玉环。
    朱允熥和杨荣一起下塔楼。
    朱允熥又好奇问道:“既然此女如此绝色,引起这般大的轰动,难道就没有豪绅想要纳娶吗?”
    “自然是有的。”杨荣道:“听说这几日,前去她家说媒的人,已经快将女子家的门槛都踏烂了。”
    “不过,金陵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再加上太孙殿下执政以来,政通人和,政令上通下达,又有邮传部可以举报不法,有都察院巡视监督,即令是最有权势之人,也不敢随意乱来。”
    “故而才保得她一时平安。”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她出身普通,并非豪门之女,又有此等倾国倾城之色,就如同一个三岁小儿抱金盆招摇过市。”
    “朝廷的律法再严,也难以挡住觎觑她的人心。”
    “此时还没有下手,只是大家还都有些顾忌罢了。”
    “时日一长,自然会有胆大之人出手。”
    “太孙殿下若不保护她,恐怕她很难落得一个好下场。”
    “自古红颜薄命,便是如此。”
    朱允熥微微皱眉。
    他以前很是不理解这种为一个女人争来争去的事。
    毕竟,对于豪门而言,女人并不值钱。
    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何必为此争夺不休,甚至搞得惹祸上身呢?
    如今才终于明白了。
    还真是因为没有,因为稀缺。
    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生活的催残,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
    说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