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明礼义之邦!陛下有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全,也绝不允许这些恶徒逍遥法外。
    纪纲这一手,看似未动刀枪,却有着“斩草除根”的狠辣效果。
    从此,清溪县那盘根错节的“诈骗文化”,被连根拔起,清扫得干干净净。
    魏镇刑身为都按察使司,在刑名上摸爬滚打了整整二十年,办案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可他心里清楚,若这案子落到自己头上,绝无可能像纪纲这般办得干净利落。
    说不定早就陷入僵局,一筹莫展了。
    毕竟,案发地不在清溪,官府手里毫无头绪,连谁是“人贩子”都难以确定,调查根本无从下手。
    但纪纲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看得魏镇刑暗自咂舌,不得不服。
    不愧是被陛下一眼看中、破格提拔的人!
    如此复杂的大案,却能快刀斩乱麻般,轻松搞掂。
    这手段和能力,确实是一流的。
    然而,世上又哪有“圣人”呢?
    魏镇刑在整理抄查来的赃款赃物时,敏锐地察觉到纪纲的小动作——他偷偷私藏了一小部分,比例大概在十分之一。
    别看这比例不高,可由于此案涉案金额巨大,十分之一也是一笔真正的巨款。
    这钱,一半被纪纲赏给了同来办事的缉盗司捕快。
    另一半则悄无声息地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纪纲行事极为隐秘,可魏镇刑在这官场浸淫多年,又怎会轻易被瞒过。
    他对纪纲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洞若观火。
    回想起纪纲这一路,从省城福州赶来清溪,那可是雷厉风行、克尽职守。
    福州的官员们设宴相邀,金银财宝、美人美玉奉上,他都不假辞色,拒人于千里之外。
    铁面无私!
    可谁能想到,到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诱惑,动了贪念。
    不过,魏镇刑什么也没说,就像什么都没看见。
    抄家这事儿,向来是个“肥差”。
    和收赋税不同,被抄家的人究竟有多少家底,谁也说不清楚,只有抄了才知道。
    这种情况下,抄家的官兵顺手捞点好处,自是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无从查起。
    也正因如此,官场上向来有“三七分账”“五五分账”的说法。
    即三成归自己,七成上缴国库。
    或者各拿一半。
    再黑心些的,就敢七成归自己,只给国库留三成了。
    像纪纲这般,半成留给自己,半成赏给手下,九成入国库的,在这浑浊的官场里,已经算得上是“廉洁奉公”的楷模了。
    不过,从这件事也能看出,纪纲并非那种真正两袖清风的清官。
    但他厉害就厉害在,心里门儿清。
    什么钱能拿,什么钱碰都不能碰。
    拿多少也有自己的底线。
    能拿捏好这个分寸的官员,往往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名利双收。
    而那些分不清界限的,迟早要锒铛入狱。
    魏镇刑身为按察使,对这其中的门道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真到自己办事的时候,便发现这其中的火候拿捏,还得好好琢磨,认真修炼。
    如今获罪下狱的清溪县令钱莫贪,县尉吴肃宁等人,不就是以为“人贩子”没有在清溪境内犯案,他们的钱好拿,容易拿,拿了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才翻船的吗?
    “贪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当好“贪”官,可是一个技术活。
    这笔钱该不该“贪”?
    怎么“贪”?
    “贪”多少?
    抓住时机,看准风向,用好手法……
    这些都是大学问!
    若是啥也不懂,不问时间,不问涉及的人和事,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钱都贪,那就是真的嫌命长了。
    这样的官员,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两三年,必定会丢官罢职,乃至人头落地。
    知道该伸手的才伸手,不该伸手的时候,坚决不伸手,才能在官场混得长长久久!
    甚至能博得“清官”之名,被清流士大夫交口称赞!
    纪纲当初坚决不收福建官员送的钱,现在看来,那或许是个信号。
    福建官场,恐怕要掀起一场“大地震”了。
    念及此处,魏镇刑心中攀附的念头愈发强烈。
    风暴将临,想要安稳度过这场危机,非得紧紧抱住纪纲这条粗大腿不可!
    “你不必这般吹捧我!”纪纲难得没有以“老子”自称,而是恭敬地向上方拱手:“这一切皆仰赖陛下圣明!”
    他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仿佛皇帝的荣光,也映照在了他的身上。
    “我启程奔赴福建之前,陛下特意单独召见我,当面传授机宜,细致入微地教导我来福建之后该如何行事。”
    ”我不过是依着陛下的指示,照葫芦画瓢罢了。”
    魏镇刑心中猛地一震,脸上瞬间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