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优秀的演技,没读过多少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若给姚广孝、杨士奇、杨荣等人绝对的权力,那他们的忠心同样是靠不住的。
    但至少现在,作为朱允熥在朝中的亲信,这些人对他是完全忠诚的。
    没人能经得起皇权的考验,无非是没有机会罢了。
    顾盼君同样如此,她有野心,人也聪明,反而不可能被别人利用,反而会在未来十几年内,忠心耿耿的效忠于他朱允熥。
    十几年后,那就和其他朝廷重臣一样,关键在于朱允熥是不是给其机会了。
    没有机会,朝廷重臣就是忠臣,皇后也永远是可靠的妻子,都会忠心无比。
    有机会,真将朝廷大权都委于一人,谁又靠得住呢?
    谁又真的不想当皇帝呢?
    人性而已!
    顾盼君闻言,脸上红晕如霞飞,似流云飘飘荡荡,娇羞得仿若要生出翅膀,振翅飞走,脸上的笑意却慢慢浮现,渐渐布满如琼脂白玉的脸蛋。
    她眸间黑珠转动,猛然抬起头来,望向朱允熥,灵眸若皎月生辉,似星星闪烁,却又直视着朱允熥,嫣然一笑,刹那间春风拂满人间,说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声音如流水落下,耳中便再无其他声音。
    朱允熥也笑了起来,随即在她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
    车内,杨荣连忙别过头去,不敢再看一眼。
    ……
    “你从前读过多少书?平素里做些什么事呢?”抱着顾盼君,朱允熥有些好奇地问道。
    顾盼君的见识,谈吐举止,皆不似寻常女子,更无寻常乡村少女的泼辣和粗野,却又不失其灵动活泼。
    这样的性子,若生在父母宠爱的公侯之家,倒也说得通。
    但出现在一个偏僻乡村少女的身上,哪怕是从小家境较好,依然让人感到惊讶。
    唯一的可能,便是她自幼读过很多书。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自幼在乡下村落里读书的人,其思想见识,仍能高人一筹。
    尤其是在进入城市之后,更是能迅速适应过来,做出一番不小的成就。
    历史上的宰辅,有不少人便是如此。
    耕读传家,更是被很多世家所推崇。
    但既然要“耕地”,哪怕是租给别人耕种,自己只是进行管理,也意味着要长期居住在农村。
    “不算多吧。”顾盼君笑道:“我是女儿身,幼时读过三年私塾,背了些四书五经,学了点圣人之言。”
    “父母疼爱我,从来不让我做什么粗重活。”
    “我因认得几个字,平素里没事的时候,便去族中的藏书楼借书来看。”
    “大多都是一些杂书,正经的道德文章,圣人之论,看得很少。”
    “我喜爱看的书,皆是诸如《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再或是《资治通鉴》等,倒是将其中有趣的内容熟记如流。”
    “再就是喜爱那唐诗宋词,也勉强能背得几千首。”
    “还有一些民间杂记,故事传说,鬼怪见闻等,我也喜欢翻看。”
    “总之,都不是一些什么正经书。”
    “太孙殿下主办的《大明日报》,我素来每日必看的,尤喜上面连载的三国演义。”
    “从前在乡下,只能读到半个月前的《大明日报》,后来到了金陵城,才能抢先看到。”
    “《科学》期刊我也比较喜爱,尤其是上面的药学知识,甚是有趣,更能治病救人。”
    “可惜我虽然照着学了一些,也只得了皮毛而已,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救得。”
    她说到这里,有些黯然伤神。
    又道:“不过,太孙殿下写的三大定律,我看不太懂。”
    “科学一门,博大精深。”
    “我毕竟是女儿身,又不能考取功名。”
    “看书一是为了增长见闻,二则是打发时光。”
    “偶尔也会自己写些诗词,却没有妙笔,写出来有点不堪入目了。”
    “与太孙殿下的才华学识相比,盼君的这点微末学识,恐怕只能算是勉强开过眼的瞎子而已,让太孙殿下见笑了!”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