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而在朝廷中,有资格担当主考或副主考等重任的官员,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
“即便没有正式任命,裴砚冰也能猜测到,自己极有可能会参与出题,从而提前将自己打算出的题目泄露出去。”
詹徽站起身来,在室内缓缓踱步,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目光直视王佐,道:“但这终究都只是你的推测而已。”
“裴砚冰这么做,对他而言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总不会平白无故冒这么大风险吧。”
“自然是为了推行所谓的新学。”王佐脸上浮现出一丝略带嘲讽的似笑非笑之意:“裴砚冰一心想要在科举之中,录取更多支持新学的举子。”
“所以,他事先向方孝孺透露了今年进士一科的考题。”
“方孝孺得到题目后,便在讲学的时候将其融入讲授内容之中。”
王佐继续娓娓道来:“方孝孺身为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学问上自然是有几分底蕴的。”
“经他一番讲解,那些听到的人,在考试时碰到这个题目,只需依照他所讲的思路作答,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并非难事。”
“不妨想想,去听方孝孺讲学的人,必定大多都是支持新学的。”
“反对新学的人,又怎会去听他讲学,听那些在他们看来是‘胡说八道’的言论呢?”
“如此一来,裴砚冰便能顺理成章地录取更多支持新学的举子。”
“到时候,他便可以对外宣称,支持新学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而反对新学者,大多都不学无术。”
“科举考场中的文章,便会成为他口中的明证。”
“裴砚冰为了迎合圣意,鼓吹新学,竟在科举中做出故意泄题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其罪当诛!”
詹徽听他这一番论述,脸上神色瞬息万变,恰似天边被劲风驱赶的流云,飘忽不定。
“可你终究拿不出任何实打实的证据。裴砚冰此前并不确定自己会出任副主考,况且,就算他参与出题,选不选这道题,那也是靠抓阄来定的。裴砚冰他……”
“这些都无关紧要。”詹徽的话还未讲完,便被王佐强势打断,语气斩钉截铁:“只要裴砚冰与方孝孺有过往来,而方孝孺开坛讲学的内容,又恰巧成了科举试题,这就足够了。”
“这便是铁证如山,他裴砚冰即便浑身长满嘴巴,也休想辩白清楚。”
王佐脸上浮现出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藏着算计得逞的畅快。
詹徽像是突然被一道灵光击中,追问道:“你究竟是如何未卜先知,提前知晓今年科举会泄题的呢?”
这同样也是在场众多官员心中的疑惑,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王佐,眼中满是好奇与探究,似要从他身上挖出一个惊天秘密。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难事。”王佐再度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动作悠然自得。
“开考之前,新学新政,已成为举朝关注之事。”
“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年科举进士一科的考题,必然会与新学新政有所关联。”
“新学所宣扬的,乃是圣人之道,天下大公。”
“诸位皆是饱读圣人经典之人,自然明白,在四书五经里,能与天下大公这一理念对应得上的内容,寥寥无几。”
“方孝孺一心想要传扬新学,便抓住这些为数不多的要点,反复阐释,掰开了揉碎了讲,几乎将所有相关的要点都讲了个通透。”
“裴砚冰等人呢,又惯于揣摩圣意,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迎合圣上。”
“以圣人之道,天下大公为核心,能出的题目,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所以啊,他们会出什么题目,实际上早就能推测出来了。”
“说白了,只要他们出题不跳出这个既定的框架,那就必然会与方孝孺的讲学内容撞个正着,如此一来,科举泄题的嫌疑,他们便是跳进长江,也洗涮不掉。”
“啪啪啪!”堂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众官员皆被王佐这番精妙剖析的折服。
一名官员竖起大拇指,满脸钦佩道:“王大人高见啊!这一番分析,当真是鞭辟入里,令人折服。”
“裴砚冰可是杨士奇的心腹,裴砚冰科举泄题,那杨士奇也势必会被牵连其中。”
“自从上次葛松被杀,陛下责令杨士奇整肃都察院,杨士奇借此机会,在都察院大肆打压异己,如今整个都察院的御史都对他言听计从,唯他马首是瞻。”
“他让御史弹劾谁,御史就弹劾谁。”
“这次,可得好好挫一挫杨士奇的锐气,杀一杀他的威风了。”
另一名官员接过话茬,说道:“不止如此。虽说泄题的矛头指向裴砚冰,可方孝孺难道能置身事外?他可是新学的开山祖师,此次讲学内容与科举试题重合,他分明也参与其中。”
“正是!”又一名官员情绪高涨,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