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还有这种操作?为大王贺,为阿瑜陀耶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番话,直把朱寿听得目瞪口呆,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他神情庄重,双手抱拳,恭敬地行了一拜,说道:“李先生高见,令朱某由衷佩服!”
    李思聪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扶起,诚惶诚恐道:“舳舻侯,您是何等身份?如此大礼,李某实在是万万不敢当啊!”
    “这都是陛下高瞻远瞩,早早便做了详尽的交待。”
    朱寿不禁感慨万千,回忆起往昔:“想当初,我刚踏入大明军事学院,拜陛下为师,聆听陛下授课。”
    “陛下曾说,战争乃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服务于政治。”
    “那时听着,只觉得这话极有道理,可心里却又有些懵懂,不是十分明白。”
    “只因那时我心中总想着,陛下不过是个年纪尚轻的少年罢了。”
    “虽说他天资聪慧,堪称千古无双,可真要论起带兵打仗的真本事,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们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将呢?”
    “拜他为师,也只是因为他出身高贵,当时乃是大明储君,绝非我们在能力上不及他。”
    “如今再细细思量,才惊觉自己当初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陛下领军治军的本领之高强,远远胜过我们这些将领千倍万倍。”
    “我那点微不足道的本事,在陛下面前,便如同荧火之光,竟妄图与日月争辉,实在是太过自不量力。”
    “至于战略布局方面,与陛下相比,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可恨当初陛下授课之时,我竟心有旁骛,没有认真听讲。”
    “若是能学到陛下万分之一的本事,那可真是一生都受益无穷了。”
    “回想起来,当真是后悔莫及啊。”
    他满脸都是追悔莫及的神色,懊悔之情溢于言表。
    李思聪看着他,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大将军也不必如此懊恼。”
    “听闻陛下专门为大明军事学院的学生编写了几本教材,其中一本名为《十大军事原则》,另一本叫做《战争论》。”
    “大将军若是得空,不妨仔细研究一番。”
    朱寿伸手挠了挠后脑勺。
    作为一个行伍出身的大老粗,他虽然认得几个字,可向来不喜欢读书。
    让他去读那些厚厚的大部头书籍,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但一想到通过这些书能学习陛下带兵打仗、谋略布局的高超本事,朱寿还是咬咬牙道:“我是得好好看看了。”
    “实在不行,就找几个读书人,让他们先看书,再讲给我听。”
    李思聪听闻,不禁拍手称赞:“大将军,好主意啊!”
    两人相谈甚欢,之前的误会早已烟消云散。
    朱寿有些好奇,又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的军事才华千古无双,治国理政的能力更是数千年来都未曾有过。”
    “不知陛下是否也写了关于治国的书籍呢?”
    李思聪轻抚胡须,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缓缓说道:“我听杨大人讲,陛下正在创作一本名为《国富论》的书籍,准备供朝廷大员们学习治国之道。”
    “只是此书尚未出版,我也没能有幸目睹。”
    “听杨大人说,书中所论述的内容,皆是前所未闻的学问,却又字字句句都切中至圣之理,堪称治理国家的无上法宝。”
    “倘若日后朝廷官员们能够好好学习这本书,以此来治理国家,不愁不能实现民富国强。”
    李思聪口中提及的“杨大人”,自然就是朱允熥的“秘书”,政务大臣杨荣。
    他与杨荣私交甚好,也正是凭借杨荣的举荐,才得以擢升,出使暹罗和蒲甘。
    朱允熥如今所“写”的书,大多只是口述,再由杨荣整理汇编而成。
    杨荣对这些情况自然了如指掌。
    说到此处,李思聪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又道:“说起来还有一件事,陛下原本还打算写一本名叫《资本论》的书籍,可后来不知为何,突然就不写了,说是时机尚未成熟,大明如今还用不上此书。”
    朱寿顿时愈发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眼巴巴地望着李思聪,满心期待他能再多说一些。
    虽然什么《国富论》,什么《资本论》,这些对朱寿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但此刻的他,就像个充满好奇的孩童,内心涌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陛下曾对杨大人说,只要大明江山还在朱家子孙手中,那《资本论》就派不上用场。”
    “除非有一天,朱家子孙不再执掌大明江山,到那时,《资本论》就会成为搅动天下风云、拯救天下苍生的神物。”
    “所以,陛下暂时不打算写这本书了。”
    “有《国富论》用于治国,便足够了!”
    朱寿听后,脸色骤变,急忙说道:“这话可不兴乱说。”
    李思聪连忙拱手作揖,恭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