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衙门的铁饭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墙,那谁都没好日子过。
    清朝刚入关那会,衙门买个书办职位只需十五两,现在至少五百两起步,行情足足涨了几十倍。
    固然有物价上涨因素,但也间接表明在衙门上班油水有多么丰厚,要不然这些人脑子坏了花这么多钱买工作。
    这还是临时工书办的行情,想要当在吏部注册过负责管事的吏员,那要的就更多了。
    税课司的大使丁正隆不就是花了五千两么。
    听吴老二说,有些花钱买位置的根本不上班成天在外鬼混。
    当时赵安还好奇不上班衙门就不管么。
    结果人吴老二说猫有猫道、狗有狗道,那花钱买工作的自个是不上班,但人家可以再花钱雇人替他上班。
    被雇佣者就是临时工中的临时工。
    听的赵安一愣一愣的,想了好久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傻子”,不是真傻,而是真精。
    因为那些人看中的并不是实际工作岗位,看中的是那个代表官家人的身份。
    有个官家人的帽子,不管在外做什么都如鱼得水,尤其经商的那就更了不得。
    这种情况县里不可能不知道,但只要有人办事,县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七章衙门的铁饭碗(第2/2页)
    孙瑞是不是替人顶班的,赵安也吃不透,跟在其后面在县衙到处转。
    “我们户房和吏房、礼部都在大堂东边,西边的是兵房、刑房、工房,大门口那边是承发房,百姓要是到衙门办事、告状先得在承发房挂号,走,我带你去兵房逛逛...”
    别看孙瑞瞧着吊儿郎当,做事还是过得去的,领着赵安在各房一通瞎逛,顺带着把各房职能给介绍了下。
    其实不用孙瑞介绍,赵安也知道六房都是干什么的。
    说白了,地方的六房就是朝廷中央六部的缩小版,户房管钱,吏房管人,礼房则负责筹办科考、祭祀活动,主要对接单位是县教谕负责的儒学,相当于后世的教育局。
    兵房一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负责兵的,不过不是正规的绿营兵,而是本地的乡勇,说民兵更准确些。
    兵房也有个直接对接单位,那就是同税课司并列的巡检司,这个巡检司不仅有捕盗职责,还有缉私的功能。
    类似武装衙役。
    刑房那边就更不用说了,负责协助县令审案的机构,其也有一个对接单位,那就是县里的牢房。
    工房职责就简单许多,凡和工程有关的都归它管,同时还负责将每年从百姓那里征收的散碎银子重新铸造为银锭。
    一圈下来,和赵安自个的了解基本吻合。
    别说,孙瑞这个嘻皮笑脸的家伙在各房还很吃的开,甭管走到哪都有人跟他打招呼,叫的不是其名字,而是“孙老四”。
    有人问赵安是谁,待知赵安是从税课司借调到户房帮忙的,礼貌的点点头以示招呼,不礼貌的连正眼都不瞧赵安一下。
    赵安始终面带微笑,丝毫不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孙瑞朝他笑了笑,一拍其肩膀:“别管他们,走,我带你去李捕头那耍一圈。”
    不等赵安开口就拉着其直奔位于衙门西北角的班房。
    班房是衙门三班人员上班的地方,所谓“三班”指的是县令升堂时站在大堂两侧喊“威武”的衙役,以及负责抓捕犯人的捕快,承担日常巡逻、牢房看守、县衙护卫的壮班。
    甘泉县的三班人员加一起有三百多人,是除了巡检司以外县令能够调动的唯一武装力量。
    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也往往是三班人员第一个到达现场处置。
    因此,三班的负责班头在衙门里的地位很高,比县令聘请的师爷低一些,却比六房的管事要高。
    人员多,三班需要的公房自然也多,占去的屋子大概占了县衙用房的三分之一。
    孙瑞没带赵安去逛大堂,更没有带他去大堂后面县令的居住区域,原因赵安自然明白。
    原以为孙瑞是带自己到班房串串门,熟悉一下,以后工作上有什么往来就能直接过来,未想孙瑞竟是把赵安带到其中一间屋子,然后直接跟里面正在赌钱的几个捕快耍起钱来,看的赵安实在无语。
    玩了几把,孙瑞才想到赵安在边上看着,扭过头嘻皮笑脸问赵安要不要玩几把。
    “我不会,你们玩吧。”
    赵安摇了摇头,因屋里乌烟瘴气便借口去茅房出来转转。
    孙瑞和那几个捕快赌的正高兴,自是懒的管赵安。
    出来后,赵安先是在相邻的几间值房随意瞅了瞅,屋子里都有人在做事,见赵安个生面孔出现还有人特意问他干什么的。
    赵安忙老实说了,得知是户房孙老四领过来的,那些捕快衙役便也没有理会赵安。
    四下逛了一圈,赵安便去茅房小解了下,尔后向着孙瑞他们赌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