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考卷可以复印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既然府学能搞借读,那下面的州县学是不是也能搞?
    到时为了抢“财源”,难保各地的县学不出台限制转校令。
    所以,必须提前把这些麻烦解决掉。
    解决麻烦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有肉大家一起吃了。
    至于为何给省学政衙门送七千两,则是确保省里对扬州府学的“创新”不反对,要不然省学政衙门一通文件下来说扬州府学乱来,要求立即停止借读,这事就不好弄了。
    除非赵安现在就请和中堂来做外援,要不然还真斗不过坐省里第四把交椅的学台大人。
    至于府学内部教职员工们如何分这蛋糕,赵安之前就定过比例,说话算话,绝不多拿的。
    不过作为“活动资金”的那笔钱,只能校长大人一个人支配。
    安排完这件事,赵安在马学正等校领导陪同下同刚刚从各地新招聘过来的老师们亲切见面。
    府学在江南招了十二位“名师”,在苏北各地招了二十多个,都是当地风评不错的好先生,有悄悄从县学挖来的,也有是自己开私塾的。
    除了工资涨一倍外,赵安还考虑老师们个人情况,也就是若有家属想随校的一律给安排在府学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四章考卷可以复印么?(第2/2页)
    基本就是照搬后世的人才引进办法,能给到的福利全给。干的好,教出的学生考上秀才和举人比例高的,给个学官编也不是不行。
    总之,赵安就跟老太爷一样,只要下面人干出令他满意的成绩,他这老虎机绝对腾腾往外开火车,西瓜、双星、双七随便炸。
    校长大人同新老师们的头一次见面肯定不差事,赵安让马学正安排财务一人包了十两红包,亲手发到每位老师手中。
    虽然这种做法很粗俗,看着与他这个教授大人身份不符,却搞的会谈气氛非常融洽,一众新来的老师对年轻有为的赵教授也是称赞有加。
    哪个当老师的不喜欢钱?
    快结束时赵安又询问众位老师还有什么困难,只要他这个教授大人能办到的肯定给办。
    结果有个带家眷过来的江南老师说分配的“宿舍”太小,他一家四口住的十分不方便,而且公房的茅厕较远,卫生环境也不好。
    “对,对,”
    赵安忙看向马学正,“咱们府学的公房都是几十年前盖的,有些甚至都是百年前的,先生们哪里能住这种老破小的公房呢,你们几个商量一下,议一议,是不是在附近买块地皮新建一些公房?”
    马学正同一众学官自是连连点头,表示马上将这事安排上工作日程,争取尽快完成校长大人提出的这一事涉全体教职工福利的好方案。
    反正现在府学有的是钱,买块地皮盖房子一点困难也没有。
    “一定要把这件事当成府学的头等大事来办,一定要让老师们对咱们扬州府学的教化、居住、生活各方面都感到满意,这样老师们才能踏实教书,学生们才能受益匪浅.”
    校长大人很高兴,又问哪些老师教强化班,又哪些老师教普通班。
    强化、普通的概念,童训导他们早已向全体教职员工灌输解释过。
    了解大概后,赵安又提出尖子班概念。
    就是把府学有望能冲刺考上举人的生员集中到一起,给最好的读书环境,配最强的老师团体,务要争取明年乡试上扬州府学能够一鸣惊人,力压江南群雄。
    这不仅关系赵教授个人政绩,也关系扬州府学能不能在大江南北打出名堂来。
    名声响了,借读的学子才多嘛。
    上次马学正他们说要扩校,当时赵安就有规划府学一校、二校、三校的想法了。
    只是分校建的再多没有生源也是白瞎。
    所以,眼光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局限在扬州本地,而是要放眼大江南北了。
    想要外地学生来扬州借读,打再多广告给再多优惠都不及乡试夺魁来的好。
    之所以让娄老师帮忙请省学台大人到扬州府学指导工作,除了想获得直接上司的高度认可,年终考评给个上上等外,赵安也有请学台大人帮忙提高扬州府学举人录取率的想法。
    说白了就是舞弊,乡试舞弊。
    科举舞弊这东西封建时代从来不缺,也一直都有,爆出来的好多,没爆出来的更多。
    无非看谁保密工作做的好,谁运气差。
    老太爷这会都八十岁了,属于老糊涂蛋那种,已经没了年轻时的气性和精明,加之整个大清官场现在都处于集体混沌期,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都在想方设法捞银子,那么在乡试中搞搞小动作也是很合理的。
    只要钱砸的够多,把可录可不录的那帮“中等偏上”成绩的秀才录上去,理论上其实不算舞弊。
    就是不知学台老宗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否肯收钱办事。
    以府学名义给省学政衙门上交七千两就是赵安的一次试探。
    如果省里笑纳这笔钱,那说明学台大人起码不是个迂腐的人。
    人不迂腐,事情就有望向好的方向前进。
    结束与新老师会谈后,赵安在回办公室路上突然停下对马学正等人道:“盖公房的事你们一定要抓紧,房子多盖一些,到时候若外面有人买的话就高价卖给他们。”
    嗯?
    众学官集体为之眼前一亮。
    想了想,赵安又吩咐马学正以府学名义给府里打份报告,看看府里能不能给府学免费拨块地。
    扬州府学座落扬州城最繁华地带,周边土地都是有主且值钱的很,想要免费拿地基本不可能,除非赵安脑袋一拍把府学迁到城乡结合部去。
    其真正目的是想让知府大人帮忙同地主们好生协商,争取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拿到地,这样到时卖房的利润就多了。
    回到办公室继续盖章看报,如此无聊而又快活的日子过了三天后,省里忽有通知过来,说让赵安到学政衙门开会。
    赵安一直以为学政衙门在江宁,其实搞错了,学政衙门不在江宁而在江阴。
    江苏巡抚衙门和按察衙门也不在江宁,而是在苏州。
    在江宁办公的省级衙门只有布政衙门一个。
    开什么会?
    不明情况的赵安赶紧找到打算明天回去的娄老师,望着对本职工作一无所知的赵安,娄老师摇了摇头,解释道:“府试结束省里便要组织院试,哪些府先考,哪个府后考得抽签决定,省里这是让你去抽签。”
    “抽签啊,”
    赵安松了口气,也不知怎么回事反正只要这会不是他开的,而是别人通知他去开,眼皮就老是跳。
    条件反射似的。
    估计是担心会开到一半闯进一帮人给他上铐子。
    院试是童生试的最后一关,由省学台大人担任主考官,不过不是将考生集中到省里,而是仍在各府考试,届时学台大人依次过来主持,叫做“宗师案临”。
    由于卷子是省里统一出的,学台大人又无法做到同时有若干分身到各府,故而院试采取的是抽签制。
    抽到前面的就在前面考,抽到后面的就在后面考。
    了解这一规则后,赵安很自然的脱口就道:“那我扬州要抽到在后面考,是不是可以把前面的考卷复印弄一份过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