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此做派,定是有谋划在身,了然于心。他张了张口,最后硬是将一口气憋了回去,
    李奎还未回到自己军阵前,便听到长安城楼上一声掐尖了嗓音的高呼:
    “陛下有旨!”
    是来传旨的宫中御前内侍。
    李奎回头一看,看到洛襄古井无波的面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他便知道,这就是他今日在等的人了。
    未等旨意宣读完,李奎扯动缰绳,紧皱眉头,大手一挥,道:
    “不可。绝对不可。此必是请君入瓮之计。侄儿不可上他的当。”
    皇帝是要请洛襄一人,单独入宫一叙。
    洛襄面无表情,只道了二字:
    “我去。”
    晋阳王李亘冷笑一声,道:
    “侄儿好胆色。莫慌,此行在宫中,皇帝确实不敢动他。”
    李奎“为何”两字还问未出口,却见李氏已行马过去,与洛襄在一旁低语,旁人都避退三舍。
    无人处,李氏与洛襄并马而行,咬牙道:
    “你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洛襄反问了一句:
    “公主此行是否想要为父兄昭雪?”
    李氏如同看待天真痴儿一般睨他一眼,哼笑道:
    “若非兵谏,狗皇帝是根本不会答应的。若是他翻出当年的旧账昭雪,他的皇位名不正则言不顺,无法再坐稳了。”
    洛襄望着眼前高耸的城墙,眼眸微微阖了一半,道:
    “我会为公主达成所愿。”
    语罢,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洛襄已一蹬马腹,朝着为他打开的城门策马而去。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在骀荡的风尘中,隐去了踪迹。
    城门开了一道缝,刚够洛襄驰马跻身而入。内里两侧都是重重的甲兵,黑压压地在城门后涌动,竟显得长安天俾万国,以宽阔著称的城门口都逼仄起来。
    人人抽出了尖刀,目光警惕了望着来人仿佛随时准备纷涌而上,将人截下。
    洛襄视若无睹,纵马朝禁中的宫门走去。
    宫城前,皇帝的禁军严阵以待,一排排簇新的甲胄,在日光底下泛着刺眼的明芒。
    洛襄下了马,步入宫门。
    他一人在前,身后无数禁军跟在他身后,锃锃的兵甲声不断回荡在幽深的门洞。
    洛襄走在这熟悉的朱红宫墙,九重宫阙之间,无悲无喜,更无惧色。
    同一条路,前世他日夜走了千回万回,闭着眼都不会错失一步。
    禁中空旷,毫无人迹。
    唯有他背后大批源源不断的甲兵,隔着一段距离跟紧他,如同漆黑的潮水一般像是要将前面一个孤独的墨点吞没。
    白玉阶面,洛襄一手撩起衣袍,提步踏上勤政殿前的丹陛。形容举止,一如当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
    洛襄立在御案十步之外,直视前方。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皇帝微微后仰,靠在蟠龙雕纹的太师椅背上,打量着步入殿内的青年,眉头微挑,额心皱起。
    一个人的气势便压过了这成千上万的禁军。
    如此样貌,这般气度,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可此时,并非忆及前尘往事的时候。皇帝双手交叠,虚握在案上,开口道:
    “你就是他的儿子?不怕朕,将你骗入宫中,就地将你斩杀?”
    闻言,御前带刀侍卫围了上来,逼近的寒刃,明光晃晃。
     洛襄不避不退,立在原地不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从宫门口到勤政殿,这一路都埋伏了弓箭手,陛下若想要杀,你早杀了。”
    皇帝五指收拢,微微一扬,洛襄身后的侍卫立马收刀,躬身退了下去,守在后侧。
    洛襄继续道:
    “我可以是在攻城中战死,可以在两军交战之时被暗杀,就唯独不能是陛下面前,被你杀死的。”
    “我死在宫中,叛军更有缘由可以一举攻城,夺下陛下的帝位。”
    见他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透,皇帝微微眯起了眼,一道细小的皱纹延至泛白的鬓边,手指摩挲着虎口的老茧,幽声道:
    “那你是来问朕要什么?”
    洛襄唇角微微勾起。
    围城不攻,是他的投名状。皇帝身经百战,看出了他无声表示的诚意。当下降旨,请他入宫,便是接了他的第一招。
    洛襄利落的下颔扬起,一字一字吐出此行的目的:
    “一封吴王案的罪己诏。”
    皇帝沉默,神色骤然冷峻下来。他薄如玉片的唇微微一动,似是在冷笑。
    就算不惧他的兵,此人到底是初生牛犊,如此不知轻重,胆大妄为。
    皇帝冷声反问道:
    “朕何罪之有,为何要罪己?你又凭何命令朕写下罪己诏?”
    写下罪己诏,不就承认自己当年有错,得位不正。古往今来,帝王之失,罄竹难书,又有哪些帝王肯写下罪己诏?凤毛麟角耳。
    天子威仪,直压在洛襄身上。他仍是无甚表情,只平淡地道一句:
    “因为皇城无兵可战,而且,陛下的皇位也等不起。”
    一语惊雷,落入心怀。
    皇帝面上的怔忪只一闪而过,心底的震惊久久不散。
    方才他已动用了城中所有禁军跟着他入城,还有大批的内侍伪装在后,他不可能一一扫过看得出来。
    那么他何以知晓,皇城并无抵御城外叛军之力?
    皇帝垂下褶皱遍布的眼眸,瞬时明白了自己露出的破绽。
    此人围城不攻,是计中计,还有第二重的试探。
    若是皇帝对战局十拿九稳,就不会邀他入宫,徒增口舌。
    皇帝愿意让他入宫,只能说皇城的兵力比之不足,愿意和谈。
    他这一番巧妙试探,已摸清了皇城的底细,看穿了皇帝的伪装。
    这一刻,皇帝从太师椅上坐直了身,面容森然,如阴云笼罩。
    无声的较量,如同开弓的弦,一寸一寸紧绷,只待一个契机,就会崩裂。
    皇帝盘算和威慑的神色没有逃过洛襄的眼,他袍袖缓缓垂下,径自道:
    “陛下,我不是来谈判的。罪己诏一出,叛军便可退兵。罪己诏不出,陛下皇位不保。”
    “史书本就是胜者所写。到时天下改弦更张,新皇也会变出一封陛下所写的罪己退位诏书。届时,陛下在本朝的一切功绩会被抹杀,当年之事也会被改写。”
    “横竖如此,这一笔账,如何算,陛下比我清楚。”
    皇帝抬眸,头一回静静地细看一眼面前声色不动的男子,低声道:
    “竖子!你敢威胁朕?”
    “朕不惧后世如何改写,更不怕万世骂名。你孤身前来,朕便可杀了你,永绝后患。”
    洛襄声色更为冷厉,道:
    “我若是死在宫中,陛下平叛只会难上加难。”
    “若我一个时辰后还未带着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