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气,有魄力啊。”
老领导笑了笑,从中抽出一本带走,准备拿回去给女儿看。
他并不觉得这是个错误,相反他很相信那位叫程开颜的小同志,他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从上次《芳草》发售中即可管中窥豹。
“八十多万册的芳草,这次刊登在《人民文学》上的《情书》又会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峰呢?一百万,两百万?”
想到这里,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书店老领导,心中也不由一阵激昂兴奋。
一个属于文学的大时代,正在向世人走来。
谁会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那颗启明星呢?
这位书店领导已经迫不及待的等到明天了,那时候将会有多少人呢?
……
月兔落,金乌升。
当天边最稀薄的云层染上金色时,第一缕阳光沿着北京城中轴线刺破黑夜,王府井新华书店已经早早开门营业了。
昨天夜里老领导下达了提前开门的吩咐,接待明日前来购书的知识青年们。
店员们在店长的鼓动下,动作飞速的跑到仓库里,将一车又一车装有人民文学的纸箱子推过来到店门口堆着。
堆成一人高,一眼望去,雪白的一片。
“这个月的《人民文学》好像是有点不一样啊。”
“今天的封面很漂亮,简洁大方,又充满了艺术。”
两个留着短发的店员在拆箱子的时候,小声交流着。
身后老领导走了过来说:“这可是《人民文学》邀请央美的黄永玉大师画的插画,据说是《人民文学》第一篇《情书》里面的场景。”
“嚯!还专门请了黄永玉画插画?猴票好像也是他画的吧?这个程开颜小同志还是厉害呀。”
两个店员心中惊讶于这位才子的影响力,不过想到前段时间这位小程同志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她们就不奇怪了。
这么年轻,这么有才华,人家人民文学看重他很正常。
与新华书店一玻璃门之隔的王府井大街上,人流涌动,叫卖声不绝于耳,卖早点的,卖菜的,卖菜的,磨豆腐的应有尽有。
一个早起挑着担子,进城卖菜的农村大爷坐在马路牙子上,地上铺着蛇皮袋子,摆着小白菜,春萝卜,菠菜,荠菜这些。
他一边叫卖,一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好奇的看着这四九城里的一起新鲜事物。
马路牙子边上排着整齐队伍,前来购书的知识青年们。
“甚么情况?排这么长的队,一眼都望不到头。”
“大爷,我们来买书的,情书知道吗?”
“不知道……不过后生,你买书也顺便买点老头子的菜吧?便宜得很,两分钱一斤。”“两分钱?这么便宜,来两斤菠菜……啧啧,现在一本人民文学都一两块了……”
“知识嘛,肯定珍贵啊!”
老大爷一边收钱,一边打包菜说道。
他奶奶的,还是读书人的钱好赚,一本书抵老子十斤菜。
老大爷心中愤愤不平,当即记下这个程开颜的名字,下了狠心决定回家供小孙子读书,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也要供一个出来!
街道远处,陆陆续续的有人在往书店这边赶。
“听人说了吗?程开颜的新作今天要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咱快去排队吧。”
“今儿还要上班啊,你不去了?”
“我给老王请假了。”
“狠!帮我也买一本。”
……
北师大女生宿舍。
天蒙蒙亮,早操铃声还没有响起,女生宿舍里就已经有不少女生躁动起来了。
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今天是四月一号。
是她们北师大的小助教——程开颜老师的新书刊登发布之日。
而且早在那天公开课,大家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等刊登的时候,一定要买上一本!这可是爱情导师的写的,我们可要看看究竟是一部怎样精彩,怎样描绘爱情的!”
不要怪女生们这么激动,有人比他们更绝。
北师大两大文学社之一的摇篮文学社,她们女社长前两天亲自发话,说务必发动全社所有知识青年,给小程老师的新书添砖加瓦。
她们要让小程老师看看,看看她们这些知识青年的力量,务必要做到人手一本《情书》!
还说这是小程老师送给全校女生的一封《情书》。
“呵!什么送给全校女生的情书?你也配?明明就是……明明是我先来的!”
听到这种话,饶是赵瑞雪这样清冷的性子也有点恼了。
那个女孩就算了,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来惦记了!
此时,水龙头哗哗放着热水,乳白色的水雾从盆地飘散而出。
为了能第一时间拿到这部,赵瑞雪特意在昨天晚上定了一个六点的闹钟。
闹钟一响,她就匆匆起床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