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晃眼,到了初四。
这两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拜访的客人。
有些是刘叔先前在军工厂里带过的工程师学徒,有些是他与婉姨两人在单位里的朋友。
总之新年在短短三天的法定假期过去后,渐渐落下了帷幕。
不过喜庆热闹的氛围,依旧充斥着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里。
清晨八点,太阳就出来了。
道外大街堆积的雪,在多日的大晴天下渐渐化开,只剩下浅浅的一层,像纱衣一样铺在草地上。
沿街许多商店重新开业,春节特供商品继续促销供应。
街道上三五人结伴而行的年轻人嬉笑着走过,还有一大清早提着竹篮子买菜的中年妇女………………
人群熙攘,声音嘈杂,但并不让人厌烦,相反有种喜庆的氛围。
“味道还错,还挺舍得给肉......”
程开颜站在街边的榆树旁,捧着纸袋子悠闲的吃着缸炉烧饼,肉馅咸香热乎,一口咬下格外满足。
柔和的阳光从对面洋房的楼顶照来,斜斜落在他身上,照得他脸色白里透红,就连头发都晒得暖洋洋的,惬意极了。
他嘴里吃着烧饼,眼里的视线一直看着街道对面的排着长队的小店。
一个穿着白色大衣,身材修长纤美的女子,身姿挺直绰约的站在人群中,正回头朝程开颜这边望。
两人视线相交,女子明媚清雅的俏脸静静地露出一个笑容。
这自然是与他一同早起,出来逛街的刘晓莉。
今天初四,春节三天假期过去了,婉姨与刘叔二人一大早起来早饭都没做,就急匆匆去了单位上班。
而程开颜与刘晓莉起床后,也懒得做饭,再加上家中无事,索性相约出来逛逛早市,买点东西,顺便解决早饭。
毕竟明天晚上他们就要离开这座城市,回到BJ,继续他们的生活。
早上出门前,二人特意敲响了晓菱的房门,叫她一起上街。
但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姑娘,哼哼唧唧就是不肯起来,脑袋缩在被子里睡懒觉。
不过她可没想过饿肚子,请求两人从街上带点吃的回来就行。
刘晓莉认为这是懒惰的体现,板着脸说了她几句。
程开颜倒很能认同,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是这么冷的冬天,能缩在被子里谁想起床。
“铛铛??”
清幽沉重的电车铃声响起,刷着邮筒绿车漆的有轨电车缓缓驶来,掀起一阵风,淡淡的铁锈与机油混杂的味道飘来。
刺鼻又让人有点恶心。
程开颜闻到这股味道连忙屏住呼吸。
电车缓缓驶过将视线遮挡,将阳光遮挡。
光线只能依次交错的透过车窗,斜斜的,忽明忽暗的落在程开颜的身上,在他修长宽松的黑色呢子大衣上了,留下一个个交错的光栅栏。
程开颜看着玻璃窗上的反光,不由莞尔,倒是挺像电影中的场景。
车辆远去,街道重新拥挤起来,披着白色大衣,修长纤美的女子提着手里的袋子,安安静静的走了过来。
“给,王老五馅饼,可好吃了。”
刘晓莉走到跟前静静站定,两根葱白手指捏着一块馅饼,献宝似的递到程开颜嘴边。
“那我吃一个。”
程开颜对吃的一向是来者不拒,这也是体会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他张嘴咬了一口,牙齿不小心咬到了女子冰冰凉的指头,像冰糕一样。
于是连忙瞥了眼刘晓莉,只见她神色娴静柔和,并无异样。
这几天,晓莉姐给他的感觉有些细微的变化,就好像温柔的大姐姐,亦或者细心体贴的小妻子一样。
程开颜心中思索几瞬,嘴角弯了弯,笑意渐生。
馅饼还是温热的,咬了一口后露出里面的花瓣,咸蛋黄、红豆的馅料,正往外冒着丝丝热气。
“好吃,香甜软糯,入口即化不噎人。”
程开颜品尝后称赞道。
“好吃吧,嘻嘻。”
刘晓莉嘴角弯了弯,将剩下的馅饼毫无顾忌的塞进自己嘴里。
吃完,才知道这王老五馅饼,是哈尔滨知名的小吃之一。
最早闻名于三四十年代,以其独特风味著称,馅料丰富多样,制作精细考究,很多人都好这一口,尤其是年轻人。
此外小吃中还有不少知名的,像哈尔滨岳阳楼饭店的桃馒头,景阳缸炉烧饼,文君酒家的凤尾小笼包………………
桃馒头是一绝,据说1956年的时候,下海这边还派参观团到哈尔滨,专门学习桃馒头的制法。
是过距离比较远,今天就尝是到了。
两人边走边吃,是一会儿路过一家裁缝店。
“匠心裁缝铺?”
“嗯,我们家开了坏少年,手艺很坏。你妈是经常来那边定做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