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现实发生了历史细微波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着自家儿子坚决的模样,作为父亲,他没有开口。
    他们一家祖辈上都是中医传人。
    如今到了李时珍这一代,却要断绝...
    但很快,老父亲李言闻无奈地叹了口气。
    孩子都得上天眷顾了,或许这就是他的前景。
    难道自己身为凡人的意愿与眼光还能比得过仙人么?
    那绝对是无法比肩的,仙人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等你准备好了,父亲为你介绍岳麓书院夫子,那边曾有过为父的病患;看在人家的面子上,应该能够为你博取一职。”
    “但前提是,你的名声得名扬在外;否则为父也毫无办法。”
    岳麓书院,胡广省著名书院,北宋时期至今,曾出过多位名人。
    “父亲,我肯定会的!”
    ...
    此时,现实世界,京都,华清大学,研讨室内。
    作为一流大学,这里每位学子都十分甚至九分的努力。
    即使在凌晨1点,他们的学习劲也十分充足。
    讲台上,晚间的历史系中年西装教授:欧阳百里,看着台下沉闷的学习环境。
    忽然想到什么,便打趣着问:“咳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李时珍吗?”
    教授的发言,台下学子们纷纷点头。
    读历史的,谁不知李时珍,都不好意思说是读历史的。
    见状,欧阳百里满意地点头,“看来大家记得非常牢靠。”
    “现在也不是上课时间,闲来无聊;我给大家讲个关于他的野史。”
    一听名人野史,学霸们瞬间眼前一亮,脉动回来!
    “其实,在李时珍三中秀才后的某一天,据野史说,是李时珍21岁的某一天。”
    “他在自家的医馆内跟父亲李言闻苦读典籍。”
    “然后李时珍突发奇想,他觉得他们走的医学之道是错的。”
    “也就是现代我们认为的:【治标不治本】。”
    台下有女学霸一脸迷惑,“欧阳教授,中医不是治本的吗;西医才是治标不治本啊!”
    欧阳百里点了点头,“嗯,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是李时珍这位大佬想的跟你们不一样。”
    “他认为中医治愈疾病起来,太慢太慢了!”
    “于是他跟父亲交流中透露出,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的身体在自己治愈疾病,而非中草药去治愈的疾病。”
    听到这,底下的学霸们顿时恍然大悟。
    民间有句传言——
    感冒发烧不吃药,2天就好。
    感冒发烧吃中药,3天就好。
    这到底是免疫系统的功劳,还是中医的功劳呢?
    李时珍认为的其实也没错;确实是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强大程度不同。
    不过对于嘉靖时期的古人来说,能有这种见解,十分甚至九分的牛皮!
    女学霸问:“教授,之后呢?”
    欧阳百里开口讲述:“之后,自那件事不久,李时珍在书房内的时候——”
    “老父亲李言闻看他房间的烛光还亮着,父亲便去送白粥给他暖身子,顺便叮嘱他早点休息。”
    “结果李时珍突然一脸严肃地说:【父亲,我觉得医学之道想进步;必须得先了解人的身体;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些是过去的产物;我们的医学之道必须得进步,我们不能总停靠在草药;至于如何进步,就十分需要格物的配合】”
    “然后父亲问他,为什么需要【格物】的配合?”
    “后来李时珍给出了答案:”
    “【父亲,我发现人的肉眼有着看不见的东西,墨子说是‘端’;如果我能够找到‘端’,组成人体的‘端’;我就能从根源上对症下药。】”
    “【但现在的大明的士农工商注定了医道不会进步;中医说来说去,就是针灸、调息、草药的搭配运用。】”
    “【就连稍微严重点的风寒都能要人命,这让我见到了中医的效果之慢,我想要找到更快的方式,在病人将死之际能够回春的手段与药物!】”
    “【若要想彻底进步医学之道,就需要整个大明的配合;所以这个皇权必须要面临人们的挑战;重新捡起诸子百家的繁荣!】”
    此话一出,台下的学霸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神色骇然。
    五百年前的李时珍,竟然能有这等见解?
    话说,这野史也太特么野了吧?
    挑战皇权,李时珍作为医学大家,他难道想想推翻大明吗?
    他竟然能在没有显微镜的前提下,推测到人体的细胞,甚至人体内的免疫系统?
    这可远比西方医学还要早啊!
    女学霸忍不住问:“教授,这野史是怎么传出来的;当时嘉靖皇帝知道吗,没杀他吗;挑战皇权可是诛九族的大事。”
    欧阳百里解释:“嘉靖皇帝他不上朝,应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