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萧老夫人的话让萧夜辰彻夜未眠。
原本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大小姐,那些浓烈如浆的爱慕也不能宣之于口,他怕不止大小姐会对自己避之不及,连萧家人也会觉得自己忘恩负义,异想天开。
可他反复咀嚼了萧老夫人的话,竟品出了两分鼓舞的意味。
萧老夫人似乎并没有瞧不起他,反而希望他能跟大小姐表明心迹,和其他人公平竞争。
也许,他可以争取一下。
若是被大小姐拒绝,他就请命去驻守边疆,再也不回瀚京,这样以后也不会给大小姐带来......
风雪渐歇,岭南城外的官道上,百姓自发燃起火把,连成一条蜿蜒数十里的长龙。林氏骑在马上,披着一件玄色大氅,面容清冷,眉宇间却透出久违的松弛。她抬眼望着远处城门下那道熟悉的身影??裴将军身披银甲,腰悬长剑,正一步步迎上前来。两人目光相接,无须言语,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千言万语。
“夫人。”裴将军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却铿锵,“岭南安好,因您而存。”
林氏翻身下马,伸手将他扶起,轻声道:“是你守住了边关,我不过走了一趟南诏罢了。”
身后亲兵列队而立,百姓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有人高呼“镇南夫人”,有人跪地叩首,更有老者捧出香炉,焚香祷告,称她是岭南的守护神明。林氏并未多作停留,只向众人微微颔首,便与裴将军并肩入城。
夜深人静,总督府内书房灯火未熄。林氏卸去风尘,换上素色常服,正执笔批阅各地呈报的粮政文书。窗外月光如水,映得案前玉佩泛出淡淡青光??那是南诏王妃临别所赠,一枚刻有凤凰衔珠纹样的碧玉,象征两国暗中结盟之信物。
忽闻叩门声,柳行低声禀报:“夫人,京中密探传来急件。”
林氏搁笔,示意他进来。柳行神色凝重,递上一封用蜡丸封好的密信。她拆开细看,眉头渐渐蹙起。信中所述,太子虽未能拉拢南诏,却已在北境暗中集结兵力,更勾结西北三藩,意图以“清君侧”为名,再度举兵南下。而朝中几位重臣,竟已悄然倒向太子,甚至有人提议废黜当今圣上,另立新帝。
“他们想逼宫。”林氏冷冷道。
柳行点头:“更棘手的是,裴仲仍未落网。据线报,他近日曾在岭南西境出现,极可能已潜入城中,伺机刺杀夫人或劫持裴将军。”
林氏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裴将军今日可曾回府?”
“回了,但傍晚时又去了军营,说是巡查夜防。”
她眸光微闪,起身走到柜前取出一只檀木匣,打开后是一柄短匕,刃口泛蓝,显然是淬过剧毒。这是她早年随父习武时所用之物,十年未曾出鞘。
“传令下去,关闭四门,全城戒严。所有进出人员一律查验路引,尤其是军营周边,加派双岗。另外,命陈敬带人彻查城中客栈、寺庙、码头,凡有形迹可疑者,立即拘押审问。”
柳行迟疑:“夫人是要动手清理内奸?”
“不是我要动手,是他们已逼至门前。”林氏缓缓合上匣盖,“我此番南诏之行,看似化解危机,实则只是延缓战火。太子不会善罢甘休,裴仲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若我不先发制人,等到他们里应外合,岭南必将血流成河。”
柳行退出后,林氏独坐灯下,思绪翻涌。她想起南诏王妃临别时的一句话:“林姐姐,你如今已是众矢之的,天下女子难有你这般胆识权谋,但也正因如此,你将永无安宁之日。”
她苦笑一声,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南诏边境驻军佯装调动,制造南诏即将出兵的假象,逼太子暂缓北境布防;同时联络江南盐商旧部,切断太子暗中筹措军饷的财路。
次日清晨,林氏照例前往议事厅主持政务。刚踏入门槛,便见陈敬神色慌张地候在门外。
“夫人!”他压低声音,“昨夜军营中有两名士兵失踪,今晨发现一人死于马厩,喉管被割,身上搜出一枚刻有‘仲’字的铜牌!另一人至今下落不明!”
林氏眼神骤冷:“裴将军可知情?”
“已派人通报,但裴将军昨夜宿在营中,至今未归。”
她心头一紧,当即下令:“封锁军营,任何人不得出入。调三百亲兵随我前往,快!”
一行人疾驰至边军大营,只见营门紧闭,哨楼无人值守。林氏跃下马背,亲自带队闯入主营帐,却发现帐内空无一人,唯有案上留有一纸血书:“裴某不才,误信奸佞,致陷囹圄。妻勿相救,速离岭南,保全性命。”
字迹确为裴将军亲笔,但墨迹新鲜,且“勿”字略显歪斜,似是被迫书写。
林氏指尖轻抚纸面,忽而冷笑:“这是诱我入局的圈套。裴将军绝不会写这样的字句??他知我宁死不退。”
她转身对陈敬道:“立刻分兵三路:一路搜查营区每一角落;一路接管城防,防止敌军趁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