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即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刺杀事件,假装我们对此毫无头绪,故意放出一些虚假信息,引诱‘影刃’主动现身。到时候,再以雷霆之势将其一举歼灭。”
程立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两人开始精心布局。他们故意放松对某些区域的防守,同时安排大量眼线密切监视可疑人物。不出所料,不久之后,“影刃”的成员果然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程立和袁逢早已做好准备。他们调动数千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影刃”的据点。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进据点,将里面的刺客逐一擒拿。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这座隐藏多年的巢穴终于被彻底捣毁。
解决了“影刃”之后,程立和袁逢并未因此懈怠。他们知道,这只是个开始。袁家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而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北方,曹操的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其雄才大略令人闻风丧胆。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迟早会对袁家构成致命威胁。
为此,程立建议袁树主动与曹操修好,通过联姻或其他方式化解双方的敌意。袁树起初有些犹豫,但在程立和袁逢的劝说下,最终同意尝试这一策略。于是,袁树派遣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表达了友好之意,并提议结为盟友。
曹操收到消息后,表现得颇为谨慎。他深知袁家实力雄厚,若是成为盟友,自然可以借助其力量对抗其他诸侯;但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反受其害。因此,他暂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而是派人前来雒阳进一步试探。
程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立即着手准备迎接曹军使者。他特意挑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作为会面地点,并亲自陪同使者游览,借此展示袁家的财力与威望。此外,他还安排了一系列宴会和表演,用以款待使者,使其感受到袁家的诚意。
使者返回许都后,将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曹操。曹操听后陷入深思,最终决定暂时接受袁家的橄榄枝,但同时保留戒备之心。他明白,这种合作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未来的发展仍需视双方的实际行动而定。
随着时间推移,袁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然而,程立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没有任何胜利能够永恒。唯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掌握命运的主动权。
某日傍晚,程立独自登上城楼,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衬出一道坚毅的轮廓。他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我不是袁术,也不想成为任何人。我只想守护这片土地,让它免受战火侵袭。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我也绝不退缩。”
程立站在府邸的高处,俯瞰着整个雒阳城。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点缀在城中,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处角落,心中早已将局势了然于胸。
“袁基和龙玲虽被擒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尘埃落定。”程立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他深知,袁家内部的纷争远未结束,而外部势力也必然会借机插手,试图从这场混乱中分得一杯羹。尤其是那些觊觎袁家权势已久的诸侯与豪强,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果然,次日清晨,一封来自冀州的密信悄然送至程立手中。信中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急迫之感。“袁绍……”程立皱眉念出这个名字,随即冷笑一声,“果然来了。”
袁绍是袁家旁支中的佼佼者,向来以野心勃勃著称。他曾多次对袁树表达不满,认为自己比袁树更适合继承袁家大业。如今袁基叛乱失败,袁树虽然表面上稳住了局势,但袁绍显然嗅到了其中的机会,想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信中内容大致如此:袁绍声称愿意派兵支援雒阳,协助袁树平定余党,同时要求获得部分权力作为回报。这分明是一把双刃剑??若接受,等于让袁绍染指朝政;若拒绝,则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程立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暂且按兵不动。他知道,此时任何仓促的举动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于是,他命人回信敷衍袁绍,表示会尽快商议此事,同时暗中加强防御,防止袁绍突然发难。
与此同时,袁逢也在为另一件事情头疼不已。自从袁基被抓后,其麾下的残余势力便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四处散落。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袁家的死忠,他们不甘心就此认输,仍在暗中策划反扑。更糟糕的是,这些人的行动极为隐秘,几乎难以追踪。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袁逢召集了几位亲信将领,秘密召开了一场会议。“诸位,如今袁基已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那些逃亡在外的叛徒,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袁逢的声音低沉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众人心头的警钟。
一名年轻将领站起身来,拱手道:“将军,末将愿率部出击,将这些叛贼一网打尽!”袁逢摇了摇头,说道:“此计太过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