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装备热兵器作为首要考量。毕竟以当下的生产力水平而言,想要实现热兵器的批量生产,难度实在太大。真要等到她
造出枪,再给军队一一配备,接着像西班牙大方阵那样系统训练,等出成效的时候,大宋已经亡了八百年了。
可如今既然凌振提出了这个想法,她又怎能忍心将这发明创造的雏形扼杀在萌芽状态呢?而且众所周知,在《水浒传》中,凌振所擅长的火炮制造技术,本身就带有几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说不定,凭借施老先生开的挂,他真能够发明出这种
便于手持的小型热兵器呢?
凌振一看郁竺神色,还以为自己猜对了她的心思,立即道:“其实这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粗竹管中填充上火药,在竹管的外壁预留一个点火用的小孔,点燃引信后火药燃烧,便可以喷出各色焰火,十分漂亮。实不相瞒,这玩意儿下官在家做过
一个,大人若是对此感兴趣,下官这就回去取来给您瞧瞧。”
“不必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郁竺摆了摆手,稍作思索,目光灼灼道,“照你所说,这种小型炮具目前只能喷出焰火,可若是我想将其运用到战场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它的威力呢?“
毕竟,仅仅只能喷火的话,杀伤力恐怕也就只能起到骚扰敌人的作用了。
凌振作为火器制造方面的专家,一听郁竺这般发问,瞬间就明白了她关注的核心所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郁同知并非那种只知玩乐享受之人,看来是自己方才想岔了。
“只需在竹筒内填上石块或者弹丸便可。”说着,凌振便下意识地比划了几下,发现没有实物辅助,难以讲得清楚明白。于是他也不客气,自己起身找来纸笔画了起来。
片刻,纸上呈现出一个类似烟花桶的东西来。
郁竺接过纸,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抬起头,神色专注道:“以你所设想的这种小型火炮,它射出的弹丸最远能达多远?“
“二三十步的距离还是有的。”
“才二三十步?”换算过来也就相当于四五十米的距离,这样的射程,发挥的威力甚至还比不上射出的箭矢。想到这儿,郁竺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凌振见郁竺这般神情,急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竹筒的空间有限,所能填装的火药量不多,能达到二三十步的射程,已然算是十分可观了。倘若填装的火药过多,竹筒根本承受不住火药引燃瞬间产生的压力,极易炸裂,反而会对使用者造
成伤害。”
郁竺微微皱眉,想了想后世的枪,提议道:“那将竹筒换成铁制的不久行了吗?”
凌振无奈地叹了口气:“大人,铁制的炮管确实强度更高,可若是铁管壁做得太薄,同样容易在发射时炸开。但要是为了保证稳定性,将管壁增厚,那这铁制的小火炮就会变得十分笨重,与现今战场上使用的火炮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此一来,便
不符合制作这种便于手持小型火器的初衷啊!”
“竟然是这样......”郁竺恍然大悟,原来并非是当下的人想不到火枪这种武器,而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金属铸造能力不足。在追求轻便与实现更远射程之间,只能做出取舍。若是制作出的火枪射程不远,对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而言,确实还
不如弓箭这类冷兵器的杀伤力大。
也就是说,射程和射速是限制现在火枪发展的一个瓶颈。
郁竺拿过凌振画图的这张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在凌振画的这个“烟花桶”上面,用笔细细勾勒出了几条螺旋的线。
“凌副使,你看这样是否可行。”郁竺一边说着,一边将勾勒好的纸张转向凌振,“如果使用铁制的圆筒,在内部增加这样凸起的螺旋线条,并适当增加圆筒的长度,如此一来,弹丸在筒内前行时就能获得一个旋转的力,那么弹丸射出之后,飞行
方向是不是会更加稳定,速度也会有所提升?“
这个烟花桶,相当于最原始的滑膛枪,在枪管内部增加膛线,它便摇身一变,成了线膛枪。发射弹丸时,弹丸迫于枪膛内刻有的螺纹线旋转飞行,如此一来,便能在高速运动中兼顾精准和稳定,极大提高射程射速。
凌振熟悉火器,虽然这些现代的物理知识他不懂,但是实践积攒的经验让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竺的意思,他惊喜地发现这或许真的可行,而且,大部分火炮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射程!
“不错!”凌振瞬间兴奋得像被点燃的爆竹,整个人“噌”地一下,从凳子上弹起了一半,可紧接着,他像是想到了某个关键,动作戛然而止,慢慢地又坐了回去,表情变得迟疑起来,“可是......”
郁竺难得没等他说完,便打断道:“你是不是想说,加上螺旋线之后,从前面填装弹丸就会变得费力了?”
凌振忙不迭地点头。
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