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其订单价格已经接近二百万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国,你这回趟南山村时间也太久了,好多工作等着你开展呢。”
车子的事情几句话谈定,于洪如抱怨李大国耽搁时间太久了。
“实在也是南山村那边也有不少工作,有些分身乏术。”
李大国颇为无奈的解释了几句。
他现在犹如万能砖一样,走到哪里都会被摁住干活,好多时候都身不由己。
客套过几句,几人开始交流航天院当前的工作推进情况。
当下,最离不开李大国的还是有关计算机的专题培训。
如今的航天院早就添置了一大批小型机,尝到过编程在科学运算方面的甜头之后,航天院的科研人员恨不得马上将所有的编程技术都掌握了,好能借助小型机快速的开展工作。
要知道,诺大的航天院可不仅仅只有卫星一个项目。
他们肩负着所有的航天大计,手底下的重要项目多大数不胜数,而且哪一个都非常的重要。
除了小型机的培训,其它的工作在航天院和电研所的密切互动之下进展的还算顺利。
而且李大国回来之前还专门对电研所那边做过协调。
这些活儿,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进即可。
按照当下的工作进展情况,原计划三年后要上天的卫星项目,预计明年的上半年就可以完成,这比原计划整整快了两年。
当然,这一切最终还是要等待锂电池的研发情况。
如果不能如期有所产出,那就只能采用传统的电池技术,其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受卫星项目计划提前的影响,与之配套的推进器也需要加班加点的赶工。
这对航天院的另一个项目组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他们可没电研所这样的强力合作伙伴。
由于工期实在太紧了,项目组的负责人,不止一次的向田学林和宋佳东反馈,希望能多给半年的工期。
田学林是什么人,眼看卫星都要造出来了,还能让它在仓库里放上半年,压根就不理他们的茬儿。
负责人叫苦不迭,多次找曾哲明诉苦,抱怨他们太卷了。
明明按照原计划,工期会非常的宽松。
曾哲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大国既然能神奇的将卫星的技术不知不觉的刷新了一个大的台阶。
那他在推进器方面会不会也能起到同样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于是他们几个就想趁着这才李大国再来航天院的契机,试探下李大国的想法。
他们哪儿知道,后世的李大国一直从事的就是推进器的机械设计及动力研究,这根本就是他最擅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