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手机项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老师,这个整流罩可不可以在航天院制造,别拉到深山老林里。”
    李大国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
    他真担心,老师一声不吭的,再把自己发配到荒漠里去。
    “放心好了,知道你的心思。”
    田学林白了李大国一眼。
    他这个弟子哪儿都好,就是太恋家了,年纪轻轻的,四海为家不是很正常吗。
    “谢谢老师体谅。”李大国连忙感谢。
    只要不去荒漠,让干啥就干啥。
    上一世,他真是被关怕了。
    关一次出来,家散了,再关一次出来,媳妇没了,继续又关一次,匆匆结婚了,最后再出来,孩子都会跑了。
    简直是一言难尽。
    “再说说你那套数控系统吧。”
    田学林转而又问起数控系统的事情。
    当前的推进器,是在战略武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技术底子用的是大鹅的,这种技术,重工业化设计,轻电子电路。
    可以说是工业时代的终极杰作。
    但也正因为其电子电路的弱化,导致其控制系统相对薄弱,尤其是传统的模拟电路控制系统,不光笨重,而且特别容易出故障。
    但要是升级成数字电路那就完全不同了。
    数字电路不光是信号稳定的问题,而且它可以借助大规模集成电路,将各个电子电路模块全都芯片化,甚至一些传统的机械控制部件也可以用芯片来代替。
    这样做,既可以提升推进器的性能,又可以节省空间和重量,还能保障和地面指挥中心的通信,可谓是一举多得。
    “老师,你知道电研所如今的强项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如果推进器采用数字集成电路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还能确保地面与推进器各项实时数据的同步。
    如果有可能,我建议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取代当前的模拟电路。”
    李大国中肯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然,他很确定,数字控制系统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程。
    即便是这次的推进器不使用,未来也必然会是其最核心的模块之一。
    “时间来得及吗?”
    田学林最关心的还是推进器和卫星项目的工期问题。
    他已经向上面同步了进度,那就是明年七月份之前要保证下一颗卫星上天。
    这比最早的计划整整提前了两年。
    如今,牛批吹出去了,总不能又要因为推进器的研发而推迟。
    “现在还说不好,得等了解完当前推进器的研发情况才能预估大致工期。”
    李大国最头疼的是人手。
    电研所如今专注搞研发的人员近千人,这其中包含了各大研究所以及航天院支援的人手。
    一年多能搞出这样高精尖,而且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些科研人员,既得保证电研所项目的推进,还得承担大型机、卫星项目的研发,还要涉及光学、材料、电池等衍生项目,着实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如果再贪多,李大国也不确定会不会适得其反。
    除了科研人员,电研所还额外组建了一支芯片制造团队,用于大批量的制造各类芯片。
    这个团队目前也有两千人的规模,主要来自各大半导体厂的骨干,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如此庞大的团队,运转起来甚是不易。
    如果再加上推进器的数控系统项目,李大国也不确定能不能搞定。
    “行,你让小曾帮你安排一下,抽空和你五师兄汪勇智碰个面,推进器的事情是他在负责。”
    田学林交代完数控系统的事情,起身从书架上翻出几份手稿:“这些都是我之前整理的一些有关推进器的理论研究,大部分还处于设想阶段,并没有落地,你回去翻翻,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谢谢老师教导。”
    李大国接过手稿,心里备受感动。
    老师这是不遗余力的想帮自己打开思路啊。
    “等航天院和燕大的培训搞完,接着在夏科大和清北那边也搞一期吧。”
    田学林也发现无形中,计算机在各个项目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当前各大科研院校懂计算机和编程的人才还是太匮乏了。
    人才培养变得刻不容缓。
    “好的,老师,我回去就和两边对接一下。”
    李大国早有计划在两个学校也开展培训,可惜由于分身乏术,耽搁了。
    他原本还想请田学林帮忙协调两名数学教授,看其神色稍显疲惫,只好作罢。
    自己先协调一下看吧,搞不定了再找老爷子帮忙。
    交流完工作,田学林招呼江莹几人吃饭。
    期间聊的全都是些家长里短。
    他再次明确,会出面参加两人订婚之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