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今夏米、夏倭之间已经恢复外交,而且正处于蜜月期,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保不齐就会有一些软骨头冒出来要引进洋技术,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们不希望看到的。”
田学林意有所指。
很明显田学林完全瞧不上这种所谓的技术引进的做法,在他看来,夏国就没有搞不成的技术。
“老师放心,这次回去,学生自当全力赶制小型机。”
李大国终于算是明白了,一片晶圆还满足不了田学林这种大佬的胃口。
这就好比他想要一架火箭,你只拿给他一个发动机的扇叶一样,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大国,你得分清主次,你的强项并不是卖东西,而是在驱动。
你要像台高速引擎一样,驱动着你的电研所,驱动着你的科研团队努力奔跑。
咱夏国缺拖拉机吗,缺自行车吗,也缺也不缺。
你想想,如果说夏国最缺的是这些机械,那么当时我回国的第一时间为什么没有去造这些东西,反而是将青春都埋进了沙漠里。”
田学林的意思很明确,夏国最缺什么,你就得造什么,而不能只想着赚钱。
他田学林也有能耐造拖拉机、自行车,可当时他为什么不去造呢。
很明显,夏国缺的不仅仅是机械化,更是与国际叫板的实力。
堂堂的大夏,亿万万同胞,总不能开个破拖拉机就要去国际上叫嚣自己有多牛掰吧。
“老师提醒的是,我一定谨记于心。”
李大国有些汗颜。与田学林的格局相比,他还是差的太远了。
他满脑子想得是如何让南山村、上五村的村民能过上好日子,而田学林想的却是民族大义。
让上五村过上好日子有拖拉机、自行车就够了。
但要让整个夏国都扬眉吐气,很显然只有这些笨重的机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领先于别人很多的高技术、高科技。
“远山,米馨丫头,今天把你们也叫过来,就是想让你们多帮帮大国。他的强项不是造拖拉机,也不是卖硅片,而是带着那帮老古董们搞科研。其它事都是你们,尤其是你徐远山该做的。
米馨丫头你也得多支持他,他年纪小,容易贪玩,容易忘了自己的担子,但你必须得时刻提醒他,因为现在他肩上的可不仅仅只有你们那几个小村子。”
田学林这番话可谓是肺腑之言。
很明显,此时此刻,他作为高瞻远瞩的泰斗级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了微处理器、小型机这些科技对夏国会有多重要。
它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之前自己的任何重大项目。
“田教授,多谢您老的指点,这次回去,我一定好好帮大国分担。”
徐远山此刻也是信心满满,他有点像个小愤青,被自己的媳妇激的充满了斗志,他一定要让夏国的科技在世界上耀武扬威一番。
“田教授,我一定帮您好好督促他,他要是敢偷懒,我就拿小鞭子抽他。”米馨发挥了自己小女生的优势,卖萌撒娇的把田学林哄的开怀大笑。
这种天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是秦文静那个憨货所不具备的。
“老师,您是说电研所的进度还是欠佳吗?”
李大国感觉老师这是要准备将自己完全摘出来盯着计算机的研发,难不成现在的进度还不够快。
“欠不欠佳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项革命性的科技诞生时间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整个行业决定。哪怕是你的对手比你早一天搞出你的产品,都可能将你推到万劫不复的局面。所以为什么不将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和自己赛一次跑呢。”
事实上田学林分析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好多科技在诞生之初,全都是数个团队在相互竞争,相互赛跑,最先搞出成果的那个团队就是最终的胜出者,而其它陪跑的团队最终都会沦为炮灰。
就拿进化论为例,实际上在达尔文研究进化论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几个团队全都在研究进化论,可最终达尔文率先公布出来了,那么最终被历史记住的就是这个人,其它人全都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老师我明白了。”今天田学林的每句话都犹如醍醐灌顶,这就是名师的独有魅力,一般的老师只能教授技能,而名师能做到的却是指路的明灯。
“现在你的电研所不缺专家也不缺骨干,你得尽快的形成老带新的梯队,有的时候,并不是专家越多越好,年轻人同样有自己的优势。”
田学林再次提醒李大国关于团队建设的事情,这相比较之前那些谈话已经温和了许多。
“好的,研发梯队的事情夏教授已经在做了。”李大国如实汇报。
“拿去参照。”田学林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卷胶卷丢给李大国,“如果原创有问题,也可以试试仿制,这能大大缩短你的研发时间。”
很显然胶卷里的资料应该是某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