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李大国一直持非常感激的态度,可不代表认同他的个人风格。
听麦冬说,这货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其实私下里可花了。
动不动就给一个女子五十万,这种行为真算不上君子。
“额,半夏姐,你不要多想,我就是想在帝都做一些投资,接下来咱们的形势会一片大好,钱在账上屯着不是好事。”
李大国耐心的解释道。
他也很钦佩半夏的工作能力,也信得过她的人品,所以没把她当外人看。
“那我和麦冬是不是也可以投一些?”
半夏可不像麦冬那么单纯。
麦冬属于典型的低欲望类型,吃住全由上面和李大国兜底,穿衣服都是上面发的劳保,她甚至连自己有多少存款都记不清楚。
但是半夏就不一样了,她很希望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之上多有点收入。
人不用太爱财,但钱财有时候也能挡灾。
至于赚钱能力,在半夏的认知里,就没有谁能做李大国的对手。
这货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就能经营起如此庞大的产业,用句妖孽来形容也不为过。
现在,半夏听李大国要搞点投资,而且金额不是很大,也许自己能借个东风。
“要不要把今年的年薪提前给你预支一半?”
李大国要是自己赚钱就比较随性,以现在他的状况也不差一套两套的四合院。
但要是能为身边的亲人朋友多赚钱,他也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
“说起来了,我还不知道我的工资有多少呢?”
半夏到现在加入到南山村也有段时间了,她一直没好意思提工资的事情,或者说她也不知道该找李沛沛、夏培晓又或是李大国。
“参照杜俊彦吧。”
要是论能力,五个杜俊彦也比不了一个半夏。
但他毕竟是当初的创始人之一。
“杜俊彦?”
半夏是清楚每人的工资情况的,她对数字非常敏感,所有的报表几乎是看两遍就记个大概。
杜俊彦工资部分现在足足一万块,去年光分红就一百多万。
参照杜俊彦,那岂不是自己每年都得收入几百万。
这有些太离谱了。
“怎么?嫌少啊,那以后合适了给你自己做个企业。”
李大国向来在工资方面都不怎么在意,他更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不用为钱财而发愁。
“不是,是不是太多了,这都比夏教授还多呢。”
夏培晓的工资每月只有五百多块。
不过去年项目分红分了七八十万。
之前夏培晓和先生杨立明给了电研所两万多美金,这块充当了投资,去年也额外分了二十万。
但是算下来,依旧比杜俊彦少了一些。
“这有什么,咱们是和国际接轨,你可知道,国际上像咱们这种规模的企业,高管的年薪有多少?二百万算少的了,还是米刀。”
李大国不以为然。
他觉得付出多少就该有多少回报。
总不能赚了钱全是自己的吧。
他就这么一小家子人,可劲儿花也花不完那么多钱啊。
金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只成了数字,搞不好还得反受其乱。
李大国甚至都在想,有合适的机会了,应该对外捐赠一些。反正前脚刚捐完,后脚没准又赚回来了。
“行,那你回头得和李教授打个招呼。”
半夏做事比较严谨,虽然发工资目前也全归她自己管,但这么大的事儿还是需要知会李沛沛等人的。
“没问题。”李大国点头应允:“汪教授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下个月会分别交付一栋单身公寓和双职工公寓,住宿问题不大,当前光学所的科研人员已经陆续进场,暂时在学校那边的招待所凑合。
这之后,我准备在山神沟的上游起一批专家别墅,以后准备把汪教授、李教授、夏教授、戴医生等专家安排在那里。
至于项目方面,科研工作已经启动了,听汪教授的意思是很快就会有成果出来。热成像、LED、极紫外光实验室已经开始运转。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大家计划分别成立一个能源企业、光学设备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能源企业,听汪教授和汤工的意思是,想将太阳能、水电、风电一起搞,至于是叫新能源还是清洁能源,暂时还没定论。
再有就是戴医生那边申报了一个医疗器械企业,准备研制一些国内空白的医疗器械。
说起这些企业,省里的意思是可以给咱南山村特批一批乡镇企业名额,允许试点经营一些民营项目。”
半夏表达的思路非常清晰,一项项的将光学所的合作事务讲述的有条有理。
难能可贵的是,她好多事都做在了李大国的头儿里。
李大国早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