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院也找他们帮着改造房屋。
这个业务虽然盈利相比其它产业要差了些,但也能养活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经过商议之后,她们准备再补招一些师弟师妹,帮着承担房屋设计的工作,这之后会逐渐脱手这块业务。
商量好行程,几人各自休息。
短暂的一天调整过后,一群人再次踏上了返回南山村的道路。
同行的还有王昊和武文军两人。
王昊准备到南山村之后一边疗养,一边授课,如果可以习惯南山村的生活,他再决定是否要将各种手续也签过来。
至于武文军,他完全是迫于无奈。
为了这次调动,家里老伴儿都和他吵翻天了,说他为了一句戏言居然连家都不要了。
但是武文军执意还是答应了李大国的邀请。
一方面,他是抹不开面子,另一方面,如果有了王昊的配合,他的数学机械化的理论没准还能更进一步。
不过,针对武文军的仗义,李大国也没吝啬。
他特意挑选了一批数学古籍借给了武文军,这其中主要有《周髀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机》等等。
全都是珍藏版,放在后世,就这些书籍加在一起,绝对抵得过一套四合院。
手里有了古籍,武文军的心情好了很多,开始和王昊憧憬起未来的新生活。
上了李大国随行的车子,俩人这才惊讶的发现,这货年纪轻轻,出行居然有车队开路。
前后六辆豪华大吉普,其中坐满了安保。
这种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两人第一次开始审视起李大国非凡的身份。
因为路况持续好转,车队耗费了六个半小时的时间,到达了南山村。
由于保密制度的原因,两人被安排在了电研所最初的那块临时场地中。
场地经过简单的装修改造后,用作了夏科大分校的临时校舍。
“大国,这就是咱们的夏科大分校?”
看着眼前的一圈平房,武文军的内心很是失望。
分校的基础设施还没帝都的一个小学先进。
不过旁边的几栋建筑倒是还可以,尤其是旁边那片深红色的楼房,用来做校舍最合适不过了。
“时间仓促,先在这里过渡一段时间,开春后就有新校舍了。”
李大国安慰了一下两位教授,他也知道,当前的这片平房太简陋了。
这里是最初电研所的临时办公场地。
“是说会搬到旁边那片楼宇吗?”
王昊同样有些灰心。
按说来的路上,南山村一带的现代化程度还可以啊。
大片的厂区,大片的公寓,其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型的城市,怎么堂堂的一所夏科大分校,却开办的如此简陋呢。
“那是南山中学,已经投入使用了。对面这片空地是未来的夏科大分校。”
新的学期开始,南山中学新开了五个初一班,加上之前的一个初二班,共有三百名学生,四十多名教师。
隔壁的南山小学规模大一些。
因为其集中了整个上五村,也包括电研所和工业区的子弟,平均每个年级有八个班,学生数超两千人。
小学现在一共有教职工一百五十人,属于柏岭当之无愧的第一小学。
“大国,不是吧。一个中学你搞那么豪华,咱怎么说也是夏科大分校,弄这么个棚户区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武文军开始抱怨起来。
他实在没想到,那么漂亮的校舍,居然只是一所中学。
看其规模,比帝都的档次差不了多少。
“两位教授,先克服一下吧。开春后,我保你们有像样的校区。”
李大国指了指对面的空地,简单将其规划介绍了一下。
按照他的介绍,对面的大学会超过千亩,如果真能建成,确实比一般的大学还要好不少。
“大国,你不是开玩笑吧,对面还是工地呢,离明年春天不过半年时间,你怎么建一所大学出来?”
按照王昊和武文军的习惯思维,对面的工地要想完工,没个三五年根本搞不定。
“刚才你们路过的工业区,建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也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眼前的马路,仅仅用了半年。
还有对面的医院,目前进度已经三分之一,差不多也是半年的时间。
还有旁边这个学校,用了多半年。”
李大国一项项的给他们指了指每个建筑的大致工期。
两位数学教授全都惊呆了。
他们数学理论非常牛批,但怎么算也算不出来,如何用这么短的时间建造起如此宏大的工程。
“大国,那你们是如何做到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起这么多的房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