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20微米的制造工艺确实很弱。
但得看跟谁比。
如果用来制造小型计算机,那显然是不够看的,但若是用来制造电器的部分电路,那足够吊打当前夏国的所有半导体工厂。
当前的夏国半导体工厂,能集成几十个晶体管的都算是技术好的,个别的国F项目,芯片的集成度可以达到几百个,但这样的案例几乎是凤毛麟角。
电研所的20微米制造工艺不同,它虽然刚出实验室,但技术却非常稳定,外加制硅厂源源不断的高纯度晶圆,可以成批量的制作加工晶体管数量几百个甚至是上千个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而且低端芯片的制造加工,并不影响5微米的制造工艺研发,二者可以并行推进,这也是令李大国兴奋的原因。
“汤工,是否可以先组织人手生产一批霍尔位置控制器。”
霍尔位置控制器是无刷电机的控制电路,集成度不高,但却对无刷电机的制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机研发组那边,梁正泽项目的主电机马上就要内测完成,他们已经利用业余精力制造了将近一百台标准化无刷电机。
经过各项测试,新型的无刷电机,不光噪音低、转速高,而且能效是当下普通电机的将近两倍,如果能推向市场,必然能引起轰动效应。
如果有了霍尔控制器,就能将无刷电机的关键技术进行封装,即便是能抄袭其外形,但只要破解不了芯片的关键信息,那就没法进行抄袭和仿制。
这也是一直以来,李大国将其排在制造首位的重要原因。
“可以。”汤定远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只是这芯片制造产线放在哪里?”
目前电研所有三块场地,六道沟、陈庄工业区、长山的电机产业园。
“当然得在电研所之中。”
李大国想都没想就作出决定。
芯片制造永远都是电研所的核心机密,这种工艺肯定不能放在电研所总部之外。
“人手方面呢?”芯片制造研发组目前全都是科研骨干,搞科研没问题,但要是投入到产线上,那就是大材小用了。
“和李教授商量吧,我建议从高校或半导体厂招募,但编制不能放在电研所,只能是单起一个社队企业。”
芯片制造产线虽然对技术要求很高,但毕竟不是科研人员,只能是企业编制,李大国不想将电研所的人员搞的复杂而臃肿。
“除了霍尔控制器,其它芯片造什么?”
之前电研所的科研人员提交了一大片低端芯片的电路设计图,汤定远对制造哪些芯片举棋不定,他对市场不敏感,不知道什么样的芯片收益多。
“其它芯片你们自己评选吧,最好是家用电器类的,只能选两款。”
李大国不想再操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专题培训已经够他发愁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芯片制造总算是要产生效益了,说不定等陈庄下一笔款烧完的时候,芯片的收益就能顶上来,那样的话,暂时还能撑一撑。
李大国刚想转身出门,夏培晓和李沛沛走了进来,她们也是听到20微米工艺实验成功的消息过来的。
“大国,有个不好的消息。”
查看完实验产线,李沛沛留下来和汤定远商量人选的事情,而李大国则是和夏培晓返回实验室。
“夏教授您说。”李大国心里咯噔一下。
能让她老人家认为是坏消息的,那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是负面的。
“汪守忠他们已经说服了上面,接下来会由汪守忠牵头,引进倭国技术,在浙省合资兴建半导体工厂。”夏培晓缓缓说道。
“他们建他们的,咱做咱的,不冲突吧。”李大国觉得无所谓,全夏国那么多半导体厂呢,不在乎又多一个合资工厂。
“问题是他们的半导体工厂,上面批了五千万米刀,生产工艺5微米,三年后投产,而且咱们国家还许给了倭国不少优惠政策。”
李大国算是听出来了,夏培晓这是为自己抱屈呢。
人家随便建个厂,还只是5纳米的工艺,就直接干掉了五千万。
自己的电研所抠抠搜搜、节衣缩食的,5纳米马上就要攻克了,上面一共才划了五百万,而且这五百万有大半还扔到电机产业园去了。
“夏教授,别太在意别人干什么了,在我看来,上面只要能同意咱们做事,不横加阻挠,咱也就知足吧。”
李大国只是郁闷了半分钟,便随即释然了。
在他看来,上面只要同意自己随意折腾,钱不钱的不是大事儿。
毕竟在这个年代,好多人想做事,政策关就卡的死死的。
现在的陈庄也好,电研所也罢,只要是手续上的事情,上面几乎是一路绿灯的审批,这已经足够了。
五千万米刀而已,一代小型机研发出来,未必赚不到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