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有成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日期,到日子了拿号码来买东西。
    梁、林两位大师的手稿秦文静几人抽空也在整理归类,她们还特意申请了一间大号的办公室专门存放这些手稿。
    十月初十,李大国的第二期专题培训临近尾声。
    南山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冬雪,放眼望去,到处银装素裹。
    与室外的天寒地冻不同,电研所、单身公寓、山神沟的别墅区、陈庄工业区,全都开始了集中供暖,室内温度超过二十度。所有的科研人员和村民脸上全都流露着幸福与满足的神情。
    可能是下雪的缘故,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省供销和省大院采购的六千套瓷器款已经如数送来,这为杜俊彦增加了45万的营销额。
    晶圆的销售依旧是如火如荼,这也直接增加了60多万的收入,而且,最近还有不少深市、浙省、帝都的厂家直接找到徐远山,要签订全年的采购合同。
    徐远山对此激动不已,因为除了这些夏国的厂家之外,陈春贤、王弘得、万如楠三人已经分别在倭国、米国、弯弯拿到了首笔订单,合计总量超过一万片,营收超过45万米刀。
    这也让那三人尝到了极大的甜头,因为每张晶圆,他们至少加价了一倍。
    电机研发组那边也有几条好消息。
    他们研发的特种电机已经装配至梁正泽的核心项目,目前电机已稳定运行了三天,各项参数比预期至少好了一倍以上。
    而且,第一批霍尔控制器的芯片已经提前交付,一百台无刷电机整装待发,相信用不了几天,电机的售卖也会带来一定的业绩。
    这还不算完,由于特种电机的顺利交付,上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此还给电机组授予了集体一等功,梁正泽、许海涛、李大国也全都给予了个人一等功。
    不过这种功勋只能是内部庆祝,因为全都是对外保密的。
    与此同时,上面给电机研究组下达了新的任务指示,要求其在一年之内完成某大型水电站的发电机组的研发、设计、制造与安装。
    按照之前同类项目的预算,发电机组总体造价高达1.2亿,为此梁正泽专门通了电话和李沛沛、李大国进行商议,最后李大国拍着脑门定了个8000万。
    这就等于直接为夏国节省了四千万的建设成本,当然电机研发组也会有赚头,李大国准备亲自设计一些大型发电机的制造设备,帮助其提升效率、减少成本。
    南山村的大棚菜也有好消息。
    随着初雪的到来,蔬菜大棚中生起了多个炭炉,有了炭炉的辅助,大棚之内的温度依旧可以保持在十度以上,这也让第一次尝试大棚菜的李广顺等人彻底放下心来。
    而且令人惊喜的是,第一茬蔬菜的销售情况出奇的好。
    尽管柏岭县今年遭受了洪灾,但各个乡里的村民依旧愿意用粮食兑换几斤新鲜的蔬菜尝个鲜儿。
    随着反季蔬菜的走俏,其兑换行情很快便涨到了五斤小麦兑一斤蔬菜,好多蔬菜甚至刚拉到村口便被兑换一空。
    有了粮食的兑换渠道,这也彻底解决了上五村的粮食危机,相信有了大棚菜,即便是来年依旧是减产,整个上五村也不会再出现缺粮的情况。
    与其它乡村相比,上五村的村民们就幸福多了,尤其是住上别墅的村民,他们不光有集体供暖,而且每天还有定量的蔬菜和粮食供应,这也让整个山神沟乃至上五村全都笼罩在宁静祥和之中。
    “李教授回帝都了。”
    下午的时候,夏培晓来到李大国的办公室和他同步最近的一些信息。
    李沛沛此次前往帝都,一是要帮着电研所拿回发电机组的项目书、首笔款项,再有就是代表电机研发组前往海里接受嘉奖。
    除此之外,之前联系好的下一批科研人员也会加入到南山村,这也会使得电研所的人数突破150人。
    “辛苦你们了。”
    李大国突然觉得有些内疚,当初由于自己坚持要在南山村苟着,这也间接导致了电研所的好多人全都是两地奔波的状态。
    尤其是李沛沛和夏培晓这样的老人家,往返一趟帝都太不容易了。
    为此,他上次去帝都的时候还和梁正泽讨论了很久,想申请一架直升机,可惜被梁正泽以安全为由给拒绝了。
    电研所的科研人员,包括李大国在内,全都是明令禁止乘坐飞机出行的,至于出国,那几乎更是完全不可能。
    “这算什么辛苦,不值一提。”
    夏培晓完全不把这点困难看在眼里,反正不管是在哪里,她的生活也几乎是两点一线。
    俩人说着话,夏培晓又掏出厚厚的五六本文件。
    “这些都是我让学生们整理的你的讲义,里边有不少理论可以开题申报论文和科研成果。”
    “能不能抵两个学分?”
    李大国惊喜的拿过讲义翻了又翻,之前田学林有说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