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行车厂养了近两百号工人,还需要一个销售团队到处联系业务,这点利润别说和制硅厂相比了,就算跟董树生的水泥厂相比都不是一个档次。
最近几天,杜俊彦每天都在对着自行车厂的报表发愁,关了心疼,不关又觉得不赚钱,他是左右为难。
“关了多可惜,卖了吧。”
这种产业放在陈庄工业区确实是吃力不讨好,不过关了大可不必,未来的几十年内,夏国依旧是自行车王国,这种企业放在哪里都会是不错的产业。
可以丢给米占军,他想放在哪里那就不是李大国该操心的了。
俩人商量完,李大国便当场给米占军挂了个电话。
米占军一听李大国居然要将一座年利润六七十万的自行车厂卖掉,整个人都呆滞了两分钟。
这么来钱的厂子,说卖就卖,简直是赤裸裸的败家子的行为。
不过,商量之后,他还是愿意将自行车厂迁到县城周边,这可不光是一年六七十万的事情,还代表了两百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呢。
“还是你有办法。”
杜俊彦冲李大国竖了个大拇指。
他最近也在频繁的对接县里甚至是地区的领导,但相比之下,说话远没有李大国刚才的随意。
跟县太爷谈生意,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说吧,还有什么事。”
李大国对杜俊彦的果断表示了肯定,做生意就得有所取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眼下只是调整了个自行车厂,接下来肯定还会有一个个不赚钱的企业淘汰出局。
“陈庄没地方了。”
杜俊彦又丢出一个难题。
陈庄的工厂不停的向外扩张,选矿厂、砖窑、钢铁厂全都在不停的外扩,如今每个厂的原料堆放区占地都得一百亩以上,更不用说厂子的规模了。
新投产的造纸厂开局就是三百亩,开春后杜俊彦准备兴建棉纺厂,单单是一期的规划占地就是一千亩。
陈庄目前除了老村区和五百亩水田之外,能用的地方几乎已经没有了,所以杜俊彦才找到李大国寻求解决的办法。
“能不能和河东村谈谈?”
李大国也没想到陈庄的膨胀会是如此的迅速,往上游扩建肯定不合适,李大国可不想未来的南山村和电研所黑烟滚滚。
要扩也只能是往下游扩建。
河东村紧挨着陈庄,中间就隔了条饮马河,如果把它占了,也许还能再撑上一年。之后如果再发展,就想法把整个工业区搬迁至水泥厂附近,那里原本就是几座重工业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