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惜了,俊彦人不错。”
李大国尴尬的笑笑,他其实很希望杜俊彦能为自己排了这颗雷,谁知这货居然将雷直接丢到了自己身旁。
“嗯,他是不错,不过感情的事儿不好勉强。”焦艳华悠悠的感叹。
“也对。”李大国不敢再接话茬了,搞不好一会儿就将祸水引到自己身上了,还是装睡一会儿为好。
“听夏教授说你帮我们设计了一款装备,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
前排的麦冬实在听不下去了,焦艳华说话简直犹如林黛玉,活活能把人酸死,要是有的选,打死麦冬也不想再给李大国做安保了。
“快了吧。对讲机的制造就在长山呢,去了正好可以看看,别看那玩意儿不起眼,至少能提升你们三成的战力。”
李大国对自己的军用对讲机非常有自信。
有了它,可以大大提升现场指挥与应急作战能力。
与传统的无线电不同,为了提升通信传输的稳定性、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李大国直接采用的是数字技术。
现在的电子干扰设备几乎不能影响其通话能力。
“真的吗?”麦冬没想到李大国随手一个小发明居然就能大大的提升作战能力,不由得激动了一下。
“那是自然,以后操练能不能轻点?累坏了可就没灵感了。”李大国开始邀功。他着急制造对讲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想以此来交换麦冬的仁慈。
最近他都快被练废了,每天浑身酸软,连骚扰秦文静的力气都没了。
“一码归一码,你上次说的那个望远镜呢?”
麦冬其实对李大国的话都很上心,看似这货满嘴跑火车的吹牛,但其实只有了解他的人才会知道,李大国说过的话基本全都实现了,要不就是在实现的路上。
“现在的技术还不行,估计最快也要明年春节了。”
一台小小的热成像望远镜需要突破的技术太多了,李大国尝试了多种办法,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搁置。
“好吧,能不能为我们部队专门成立个研究组?”
麦冬相信,以李大国的头脑,只要他肯,要不了三年,侦察营的士兵全都可以武装到牙齿。
“你出钱啊?”李大国没好气的白了麦冬一眼。
半年的时间,电研所已经扔进去一千多万了,这还不算地皮和建筑的费用,而且电研所一直在持续的膨胀,看似日进斗金,实则入不敷出。
要不是因为电机组拿下了一个水力发电项目,李大国这会儿估计连秋裤都得当了。
内裤当不了,因为这个年代的农村只有秋裤,没有内裤。
“拔根毛不就有了,瞧你那抠门的样子,就是典型的奸商,无利不起早。”麦冬鄙视的回应。
“咳,小型机上线后,我准备专门成立两个组,一个研究热成像,一个研究新材料。”
李大国尴尬的回应。
他准备尝试一下逆向思维,就是先设定一个类似热成像的技术目标,然后反向攻关各种技术,这些技术有了之后,再横向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没准会有不少额外的收获。
举例说:热成像需要用到红外线探测、遥感、测距、光电转换、液晶成像、图形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攻关之后又能横向的扩展出多个新的领域。
例如液晶成像就可以用于开发液晶显示器。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给你记下了。”
麦冬没想到李大国居然答应的这么痛快,难得的露出迷人的微笑,犹如一朵绽放的黑色玫瑰。
“你们的训练怎么样了?”
李大国想起之前的特种作战训练方案,捎带问了一嘴。
“刘剑锋带着一个排刚和其它兄弟部队进行了一场实战演习,战损比1:12”
麦冬自得的说道,只要提到作战的事情,她总是会流露出无比强大的气场和信心。
“1比12?”
李大国不由得暗自吃惊,这特么得是多么恐怖的战力。
“嗯,希望你的对讲机还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开春还会有硬仗,如果成果显著,或许年初侦察营会再扩编一个营。”
“那就提前预祝麦冬大队长旗开得胜了。”
麦冬其实不善言谈,但是即便如此,她和李大国的交流也比焦艳华有营养的多,毕竟两人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两个是那种互相可以托付生命的生死搭档。
有说有笑,车子开进了电机厂的大院。
原计划徐远山会在这里和李大国碰头,不曾想他临时有事脱不开身,打电话说是下午才能赶过来,于是李大国只好自行安排事情。
“这也是你的产业?”
麦冬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产业园暗自震惊。
陈庄的规模已经够叫人震撼的了,电机产业园足足比陈庄工业区大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