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这个主讲的份儿。
当然,这样做是上面有意而为,完全是出于对他这个灵魂人物的保护。
节目的最后,是周夫人针对计算机补贴政策的解读,这等于是官方给计算机的售卖打了一次分量十足的广告。
新闻晚七点、半小时的时长、强政策扶持、多名泰斗的力荐,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的推广。
有了这样的宣传,接下来计算机估计是想不大卖都难了。
看来假期一过就有得忙了,搞不好原计划的产能根本不够用,估计至少得照着月产五百台的规模进行扩充。
“大国,怎么没你的镜头,也没咱南山村啊?”
一直到节目结束,李广顺有些小失落,他期待的自己和孙子的镜头一个都没有,就连南山村的名字都没提到过。
“保密单位,哪儿能出现在新闻里。”
李大国安慰了爷爷好半天,他才勉强接受了南山村不能外露的事实。
同一时间,帝都,田学林家中。
“老田,你这学生可真优秀,前后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吧,居然搞出了比米国都先进的科技。”
江莹对李大国一直都赞不绝口,不光是科技方面,李大国帮她写的歌,现在都成了学生的代表作,到现在还有不少同事找她要李大国的联系方式,想让其多搞些作品出来。
“这孩子的天赋可远不止此,开了春,我那个新项目也准备找他带队。”
田学林放下手中来自长山制造的遥控器,若有所思。
清北的家属院中,夏培晓家。
“夏先生,刚才电视里的你,可真漂亮,仿佛我刚认识你那会儿,十分的迷人。”杨立明坐在夏培晓身旁,对自己的夫人送上一顿彩虹屁。
“我这是沾了人家大国的光,要不是为了保护年轻人,这个专访本该属于他。”夏培晓对着先生也是一脸的谦虚。
俩人相敬如宾的交谈之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清北校长也顾不上是除夕了,开门见山就要预定一百台小型机。
前几天的发布会他有参与,要说那会儿他只是动了采购的念头,看完节目后,特则是坚定了采购的决心。
而且他很清楚,要不了几天,夏培晓他们的订单就会接到手软,必须得提前报个备,免得到时候抢不到货了。
“校长只管放心,第一批计算机肯定优先咱们清北,另外,我再以个人和李大国的名义,联合捐赠五十台计算机给学校。”
清北到底是夏培晓的母校,也是她的根基,自己的成果当然得优先母校了。
“李大国?”电话那头,清北校长多少有些疑惑。
夏培晓搞捐赠怎么会拉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反应半天他才想起来。
李大国就是那天发布会上精彩演讲的年轻人。
这么优秀的人才,难不成是清北出来的毕业生?
“李大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那孩子没上过大学,不过你就别惦记了,人家可是田学林的关门弟子,不是谁都能抢到的。”
夏培晓和校长寒暄了几句,挂断电话。
清北校长则是满脑子的疑问,没上大学,怎么又成田学林的弟子了,怎么想都匪夷所思。
“夏先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要捐赠,我们燕大也需要五十台,要知道,李大国的小女友可就在我们燕大呢。”
杨立明冲着自己的夫人开起了玩笑。
“放心吧,少不了你们的。”夏培晓白了杨立明一眼,收拾碗筷去了。
柏岭县城,米占军家。
他刚用对讲机和米馨通了十分钟话。
通话中,他先是抱怨米馨大过年的也不回自己家,非要赖在男友家里,传出去不好听,接着又抱怨李大国不够意思。
明明是柏岭县的成果,结果新闻里却全是长山县的风头,甚至徐远山那个小白脸都在镜头里讲了两分钟话,凭什么就轮不到自己这个柏岭县的父母官。
刚放下对讲机,梁正泽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李大国家没通电话,梁正泽只好通过米占军帮忙转告,务必要预留一百台小型计算机给夏科大。
看完新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计算机要大卖,搞不好排个一年半载的都抢不到货,这可是自己负责的研究所,到时候校长要起计算机,自己拿不出来可就丢人丢大了。
他的话米占军自然是有求必应。
放了电话,米占军马上呼叫了李大国,结果对话的还是米馨。
米馨信誓旦旦的保证,第一批货准有夏科大的,老米这才放下心来。
看来让米馨呆在李大国家也不是坏事,以后谁知道这家伙还能鼓捣出啥牛掰的发明,只要有米馨在,其他人全都得排队。
省大院,秦占刚家。
“文静丫头,这个计算机是你们那个研究所搞的吧?”
秦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