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各国反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酒了。
    可惜他的誓言还没过去俩小时,杜俊彦和刘剑锋各自拎着一瓶酒就找了上来。
    杜俊彦是过来商量开年的工作计划的,刘剑锋则是专程拜访他的领导麦冬和李大国。
    “纺织厂开春就要动工了?”
    李大国翻着杜俊彦的计划书,不由得暗自惊讶。
    这才过去多久,杜俊彦的管理水平已经成长到非常专业的状态了,他的计划书丝毫不亚于后世那种大集团的年度计划。
    尤其是这份纺织厂的发展计划中,从土地征用到企业性质,从设备研制到用工计划,全都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尤其是发展计划,甚至还分了一二三期,一期规模多大、产量多少,二期占领多少市场,员工数量要达到多少,三期的预期效益有多少,全都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和预估。
    “是啊,起码得让咱上五村都不愁穿了。”
    杜俊彦完全已经从当初的小力工,蜕变为了肩负上五村发展使命的大企业家了。
    “别的我没意见,只是这用工方面,可以优先女工。”
    纺织厂不同于其它产业,它的好多工作全都是针线活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女工比男工更有优势。
    而且,上五村的男劳力差不多全都被用光了,如果下一步再将女工也用起来,那家庭收入必然还能再增加一大截。
    “这个主意不错,我记下了。”
    “对了,开春后的道路修建,也要当做重点项目来建设,可千万别耽搁了。”
    付英忠调到长山之后,杜俊彦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陈庄一把手,施工队的管理也在他的名下。
    “嗯,大国,分红完,我自己手里还有一百多万,开春后我也想投个企业,你说到底该怎么运作比较好。”
    杜俊彦是有分红的,他的收入绝对是柏岭县的扛把子级的,但是账上多了那么多钱,他一下子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搞企业的当然首选还是开厂子了,可是,别看他经营能力很强,但要论创意,十个杜俊彦也抵不过一个李大国。
    之前他搞的自行车厂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实则盈利能力非常一般。
    “我账上也还有……不知道多少呢。”
    李大国原本是想说个数字,可一想,他真不知道家里账户上有多少存款。
    资本要想最大限度的获利,还是应该抱团。
    思前想后,李大国建议将所有信得过的伙伴儿的钱可以汇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联合对外投资,例如接下来的手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存储器工厂等等。
    也就是说,接下来除了陈庄和电机厂的金钱,还会多出一支民间资本可以对外投资。
    但这个资本暂时只能是灰色的,因为当前阶段,合法的民营资本根本就不被认可。
    杜俊彦也认为李大国的想法可行。
    毕竟一个人做事,比大家联合起来的效果差的太多了。
    “只能找信得过的伙伴,千万不能太张扬。”
    李大国担心出事,反复的提醒着杜俊彦,杜俊彦全都一一记了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