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国只好收敛心神,讲起了自己的计划。
电研所的研发线已经彻底铺开,微处理器、低端芯片、通信芯片、主板芯片,甚至是接下来的主存储器、图形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绘图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等,全都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
马上新的毕业季就要到了,如今夏国采用的还是分配制度,可以派遣人员专门到各大高校招揽应届毕业生。
电研所可是有计算机、对讲机、计算器等高精尖的科技产品在,大不了捐几台计算机就是了。总能换来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招多少人合适呢?”
李沛沛听了李大国所说的研发线忍不住都脑袋大。
这么多的研发线,根本就不是两三百人撑得起来的。
“以电机厂的名义招,再转调到电研所,先照着一千到一千五百人招吧。”
每个名校挖五十人,二十个名校差不多就凑够一千人了。
李大国现在手里又多了一个民间资本,一千多人的研发团队勉强能撑得住。
而且,计算机马上就该卖钱了,每月十万不到的人员成本根本就不叫事。
最难的还是研发设备的投入,那块简直就是无底洞。
“这么多人?来了怎么安置?”夏培晓一脸担忧。
眼下电研所人员不到二百人,已经将单身公寓挤满了,如果再招,住宿会是个大问题。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电研所的扩建。”
李大国对此早有打算。
芯片制造肯定不能放在电机厂,为此,他准备将六道沟东侧的陈庄沟占了,用来建造高、中、低外加通信芯片四个工厂,专门用于制造各类芯片。
芯片的制造污染比较严重,陈庄沟的出水口是在陈庄的下游,可以完美的避开六道沟和上五村的生活区。
除了芯片产线,电研所的各大研究处开春后也需要快马加鞭的建设了,一堆人挤在一栋科研楼里办公不是个事儿。
好多科研仪器设备也无法部署。
再有就是生活区,单身公寓两栋肯定不够,开春后需要再起四栋,再有就是家属公寓也需要开始建造。
这些公寓建成,容纳一千多人住宿肯定不是问题。
“计算机的研发如何计划?”
李大国在基建方面的能力让两位教授有些咋舌。
这事儿要是放在一般的科研院所,没准光上会讨论就得小半年出去了,而在自己的电研所,想搞什么,往往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而且速度和效率都出奇的快。
“电机厂那边,我会要求他们尽快扩建三条产线,争取三个月内,月产量能做到两百台以上。
3微米微处理器可以持续制造,但是1微米微处理器也要同步开始设计,争取在今年春节前,能够将1微米进行量产。
这就需要有两个微处理器团队同时工作,一个负责新技术攻关,另一个负责现有处理器的升级改进。”
“月产量二百台少了,前几天我去找过田教授,他说上面有意分两批采购七千台小型计算机,再加上社会其它机构的采购,目前单单的是内需就不下一万台。
如果再算上出口,我们年内要确保生产一万五千台小型机。”
李沛沛最近已经有了不少市场能力,做起分析来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