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发的,这些部件与计算机相比显得很不起眼,但全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产业。
“都放在长山吧。”
这些部件的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杜俊彦正好搞了一笔民间资本,可以做些投资,相信能赚不少外快。
“那个双面存储磁盘还是有问题,频繁读取的话寿命太短了,数据存取必须得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的空间看似处于领先地位,但实则满足不了大量数据存取的需求。”
夏培晓回去的时候也抱了台计算机回去。
她对自己设计的计算机诟病最深的还是外存储模块。
“夏教授,这个也是我正想补充的,咱们的1微米技术,可以优先用于研发固态存储技术。”
固态存储也就是固态硬盘。
其原理是在晶圆之上蚀刻一枚枚微型的电容,用于存取数据。
相比微处理器,固态存储芯片的电路设计要求比较低,但对制造工艺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要想存储更多的数据,就需要在单位晶圆上蚀刻出更多的电容。
很显然1微米制造工艺非常适合固态存储芯片的制造。
如果一枚存储芯片的数据存取空间可以达到32M,八枚存储芯片串在一起至少能有2G的空间,足矣满足当前的存储需求。
至于机械硬盘,暂时还是不碰了,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硬盘,里面的技术和机械要求太高了,以电研所当前的现状,属于费力不讨好的研究。
“固态存储?”
夏培晓马上就有了灵感,其实这就是寄存器或者主存储器的变种,对于当前电研所的技术确实不算难事,但却能大大加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
“固态存储的研发和制造产线也放在陈庄沟吧。”
李大国心里开始有点发虚了,这么多要启动的项目,自己的钱包能撑住吗。
接下来就只能看计算机的预定情况了,要是能快速收回一笔预付款,兴许不会再次出现经济危机。
“软件方面作何规划?”
夏培晓一脸忧虑的征求李大国的意见。
上一个阶段,电研所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芯片、微处理器和小型计算机的研发中了,软件部分只是开发了个NS-DOS和C语言编译器。
但现在有了计算机,接下来软件的权重就需要大幅度提升。
因为,没有软件的拓展,计算机的性能即便是再好,也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
“上半年得重点研发夏文输入法、文档处理、数据库、图形绘制、工业控制等软件。”
李大国对软件的开发也非常头疼。
当前别说是夏国,即便是其它国家,程序员也很匮乏。
别看当前这些软件与后世相比规模小了很多,但没有几百人,肯定是搞不出来的。
为此,他其实是想将数据库软件交给米馨,可谁知米馨对软件完全不入流,他花了很大力气,连个变量的概念都给她讲不清楚。
“人手怎么解决?”
夏培晓果然问起了程序员的事情。
电研所目前只有邱伯军、杨援朝为主力的十几个人的软件研发组,接下来1微米技术的攻克还有大量的驱动程序的开发工作,根本就分身乏术。
“数据库和手机开发能不能请杨教授帮忙援助。”
李大国从抽屉里拿出他已经完成的手机开发计划书,向夏培晓投以求助的眼神。
“这是给你那米馨丫头准备的大礼吧?”
仅仅翻了几页,夏培晓便被李大国惊人的创新能力再次折服。
从收音机他能想到对讲机,从对讲机他又能折腾出代替固定电话的手机,也不知道这家伙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发明创造,搞不好在不久的将来能和计算机平分天下。
夏培晓也马上嗅察出李大国假公济私的心思。
他把这么重要的两个项目交给自己的先生杨立明,就等于是在给米馨铺路。
项目有了,紧接着便是他李大国的各种资源投入,到时候想不成功都难。
“米馨的三爷爷现在负责工业口,zheng策方面的事情需要她帮忙推进。”
李大国被夏教授说中了行事,稍显尴尬,但还是假装大公无私的叙说着米馨的作用。
“好了,好了。我和你夏奶奶都是过来人,就你这点小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在那儿装了。
你的私生活和常人不同,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切忌不能再沉迷和过度了。”
李沛沛快人快语,她说的虽然含蓄,但是李大国却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两位老教授不反对他现在和秦文静和米馨相处,但不同意他不思进取的沉迷行为。
很显然,最近几天的荒唐事被麦冬打过小报告了。
该死的麦冬,信不信小哥我把你也推倒,看你还敢不敢到处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