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再回南山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开发的河东村,一起动就是整村全占。
    照现在的速度,到不了年底,陈庄、河东、辛家沟三个村子,将近一万亩土地全都得变成厂房,就这还不一定会够。
    “人不够你再招啊,这不马上就又到毕业季了,大学生敞开招,还怕没人才嘛!”
    李大国建议。
    别说是杜俊彦,电研所还不是一样缺人,他最近到处搞合作、做培训,还不是想多发掘些人才出来。
    “大学生都未见得好使,最近我招了三个大学生助理,加起来还不如人家焦艳华一个手指头呢。”
    说起大学生,杜俊彦就有些欲哭无泪。
    最近他可没少挖人,可是新加入的员工,一个个全都是眼高手低,根本就没趁手的人才。
    现在他光助理就用了三个人,恨不得都成立秘书chu了,可惜光有人了,效率根本就上不来。
    “焦艳华在米国那边怎么样?”
    李大国知道杜俊彦的工厂欠缺的还是规范化管理。
    之前他有和焦艳华讲过OKR管理理念,可惜,刚起了个头,她就跑米国了。
    这也导致OKR的管理体系并没有推进。
    “她现在算是如鱼得水吧。”
    杜俊彦说起自己的助理便是一脸的向往。
    由于米国那边没有春节的习俗,所以,春节期间焦艳华也没闲着。
    不到两个月的工夫,遥控器、收音机等产品,在米国可以叫炙手可热,尤其是最近又有了计算机的预定。
    李大国国外的账户上如今已经囤积了七八百万米刀的现金,倭币都快达到一个亿了,这些现金因为缺乏渠道,暂时还不能流回国内。
    前几天焦艳华还问呢,这么大的现金流该如何妥善利用。
    “先在账上趴着吧。”
    李大国能想到的也就是各种投资,但是怎么投,不外乎是不动产、股票、直接投资,最近国内的事情就够他忙的了,哪儿有时间琢磨国外的事情。
    “先在国外、长山,再加上电研所,哪笔生意不比陈庄的厂子赚钱。”
    杜俊彦都有点嫌弃自己这些厂子了。
    看着红红火火,产量大、工人多,但要是论收益,陈庄这么大一片产业,或许都还不够计算机的零头呢。
    那玩意儿一台就是几万块,一年要是出货一万台的货,现金流都能过亿了。
    这至少得定几百个陈庄工业区加起来的业绩。
    “定位不同嘛,不能单单靠钱来计算企业的价值,俊彦你也别着急,就你手里的工厂,我一定给你也搞出几个印钞机般的产业。”
    李大国对此非常有自信。
    修路、造车、建筑,也就是眼下还在初级阶段,要不了多久,随着大势的起来,必然也都会是一个个的印钞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