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份橄榄枝:
“??土德吧。”
如果按照王?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会觉得以汉朝整体的气度而言,其实更适合火德。
但汉家之所以会从土德变成火德,那得亏王莽篡汉,他老人家想要自己是土德,于是让刘向刘歆帮忙给刘邦安上了赤帝子的说法。后来的刘秀延而未改,于是东汉就成了炎汉。
眼下,“赤帝子”的传言可还没有沸腾到能够在朝堂拉起一派“火德”党。既然如此,王?也懒得费心思单独带队。
那就土?吧,土德挺好的。
“汉朝受命而未改制,确实有些奇怪。”
她这话说得漫不经心,毕竟不论这场争论最终结果如何,反正等到了敢想敢做的孝武皇帝手上,到底都得是改制土德占到上风。
周阳由颔首伏地:“唯。”
淳于意的医学讲堂,不仅是传业授道之处,同时也对外接收病人。因为太仓公的金字招牌,来往的权贵并不算少数。
稍微旁敲侧击,拉拢一些在这些事情上......好像也确实是周阳由的拿手好戏。
王?看着他仿佛盘算着什么的模样,大概猜测到了对方的内心想法,沉默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带着点匪夷所思地开了腔:
“停。”
她伸手摁了摁自己的额角,又瞥了一眼一旁的同仁。
规矩寡言的周舍人,自从周阳由开始表露投效心意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地只是手头上继续干活,无愧自己历史上刘启身边第一工具人的名头。
眼下接收到她的眼神,他更是心领神会,将自己的头低得更低,嘴抿成了一条直线。
王?:能不能向人家学习一下?
她恨铁不成钢地将眼神收回来,瞪着还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的周阳由,缓缓开口:
“你们这些大臣……………怎么都一个毛病?”
张相如也是,张苍有点,现在连周阳由这个看着属于酷吏苗子的,都要跑偏路?
刘启从温室殿里好不容易出来,还没等完全放松下来,差不到走到临近中央官署的位置,就被一声阴森森的话语逮住:
“殿下,留步啊。”
刘启被他喊得背后寒毛直竖,转身一看,果不其然是站在中央官署大门附近,显然在蹲守他的丞相。
刘启:......早知道就走椒房殿那条路,去看了母后之后,从北门出去得了。他何苦还往南面走!
哦,他想去看看晁错啊。那没事了,他自讨苦吃的。
“相国别来无恙。”刚刚才在皇帝面前被动反对了张苍主张的太子殿下,火速换上了一张笑意盈盈的假面:“相国在此......难不成是有话要对我说?”
“相国长者,当国重枢,若有赐教,只需往我府上递来消息便是。怎敢劳烦相国亲自等候?”
刘启继续假惺惺地说着套话,那边的张苍却幽怨地望他一眼,试图打断他的发言:“殿下!”
刘启置若罔闻,继续面带笑意:“良娣不久前才为我添了一女,我斟酌许久,迟迟不敢轻定珍名。相国博才多学,不知可否赐教?”
反正不管怎么样,张苍就别想让他支持水德。
刘启的态度都摆到这个份上了,张苍要是还要坚持继续,那未免也太过分。
他长叹一声:“嫣,如何?”
嫣者,美貌也。在这个起名相当朴素的年代,绝对称得上对小孩的一种祝福。
但刘启看着他,只笑而不语:?去掉偏旁,那不就是个零字?祭以求甘雨,张苍的私心还是明目张胆。
老头见他这样,只能长叹着放弃这个念头:“......那,?字呢?”
???女发兮阳之阿?
不久前才给王?唱过《少司命》的太子第一时间想起的是这个解释,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丞相想说的,应当是拂晓与明亮的意思。
拂晓啊………………
“谢过相国。”刘启的笑容终于真情实感了起来,他觉得这个名字诚然不错。
既然如此,心情愉悦的太子看着老臣依旧不情不愿的脸色,好心提点了他一句:“相国还是想要支持水德?”
他看着张苍的眼神刹那明亮起来,不待丞相说服的语句朝他一拥而上,就继续说道:“大人操权柄。相国有意,还是与大人详谈吧。”
刘启施施然转身离去,独留下张苍在他的身后,有些恍然,又好似惊觉。
“陛下/大人是让诸生各自抒发见解,一表心绪,以供陛下/大人评判。”
“可难道评判的标准,会是简简单单的哪方支持的人更多吗?”
王?蹙着眉看着周阳由。
刘启微笑着凑近了张苍。
“谁的谏言更能让陛下/大人信服,这才是决定事情的关键啊!”
“又哪来人数的多少可以决定意见的高下呢?“
太子殿下心情不错地往回走着。
??海内皆臣也啊。
他抬首看了看天空的太阳,突然转身,问向跟在身后的郅都:
“这么一想,‘天子视学,大昕鼓徵‘。”
“你觉得是昕字更好,还是?字?”
郅都认真听完了他的发言,诚恳地回复道:“臣以为?字更好听些。但皇女孙既为殿下血脉,其讳日后必当以尊为讳。”
“既然如此,臣以为,唯见殿下与良娣心意。”
就像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喊刘启为“启”一样。反正一般人都不配直接喊这位未来钦定公主的名字,那叫什么,不都是随作为爹妈的刘启和王?高兴?
太子笑了:
“看,还是你聪明。”
王?对着周阳由叹气:“你且多和周舍人,郅门大夫学一学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