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淳于意看着张殷将接受不了现实的老母搀扶进屋,抚着自己的胡须,默默长叹了一声。
“太仓公是心有不忍吗?”
女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愁绪,淳于意抚着胡须的手顿了下来,转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微微拱手。
“良娣。”
王?一个人从内室的方向走出,站在拐角处不甚明显的位置,平静地看着淳于意。
张相如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她的脸上便没有挂着平日的浅笑,一双轮廓锋利的眼睛平视着他,哪怕身处于角落,浑身的存在感却让人在第一眼望去,就难以忽视分毫。
“太仓公不必如此多礼。”
王?对他点了点头,慢慢走近过来,伸手拉住了他身边的缇索。
“我和缇索相识已久,情谊深厚。太仓公也就算是我的长辈,没有让长者行礼的道理。”
缇索听她这么说,脸上露出了一点不好意思的羞涩。王?拍了拍她的手背,对淳于意开口邀约道:“我有些事情想要请教太仓公。张家还要忙着照顾东阳侯夫妇二人,恐怕在此不甚方便,太仓公司愿移步详谈?”
论身份,王?是太子良娣,淳于意弃官为医;论私交,王?和缇索关系不错,而淳于意愧对这个甘愿以身相代的女儿。他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只是??淳于意迟疑中夹着一些好奇,看了看王?的身后:“那,殿下他?”
刘启和王?先前趁着混乱,往后室去探访张相如的举动,淳于意其实看见了,只是没说而已。结果现在却只有王?一个人出来,不见太子的踪迹。
“东阳侯和殿下师生情深。”王?轻声回道。
张相如是重病缠身,药石医,谁也不知道老爷子最后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对刘启来说,也许每一次的拜谒,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的相见。
“让殿下和东阳侯两个人再多聊聊吧。”
刘启一开始要拉上她,是害怕独自面对老师也许被病痛折磨的面目全非的脸。但到了现在,王?更想给他们师生一个独处的空间。
她看着淳于意:刚好,她在看见这位太仓公的时候,心里一个模糊的念头就开始萌芽。
“太仓公认为,眼下医家的传承何如呢?”
王?看着淳于意的眼睛,极尽辛辣地出言:“或者说,太仓公觉得,眼下医家敝帚自珍的局面,是正确的吗?”
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眼下还没有问世。但这并不妨碍淳于意在听到这个词的一瞬间,就理解了王?想要表达的意思。
于是淳于意下意识就要张口反驳:这怎么可能会是正确的!
但多年行医的老者沉默许久,最后嘿然长叹:
“我觉得是错误的。怎奈何,你批判得确实没错。”
淳于意还记得自己学医时的经历:
他的第一任老师公孙光,家里传承了很大一批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书,看他天资过人,见猎心喜,方向他倾囊相授了妙方,却叮嘱他“毋以教人”。
他的第二位老师公乘阳庆医术高明,却不愿治病救人,甚至收他为徒,也只是看在他第一任老师公孙光的脸面和推荐上。
后来因为他奉老师实在殷勤又诚恳,阳庆又年事已高,方才允许让他承续自己的衣钵。但依旧要叮嘱他,“千万不要让我的子孙知道你学了我的医术”。
淳于意当年答应了??可是好像随着王?那一句辛辣的质问,他的心绪又回到了曾经,回到了那个在口头上答应,内心却在一次次行医过程中,反复质问自己,质问老师的青年。
淳于意见了太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于是自觉作为一位良医,他要先病重而后病轻,救急救难为上。
他不能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普通医者就能施救得了的小病,也不能浪费大量时间,只为了一个注定会死的病人,而是要将自己投身于救治更多病人的旅程当中。
可是哪一个病人,对于他们的亲朋手足来说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人物呢?谁会甘心医者因为他人而对自己轻忽呢?
淳于意后来回看了很多案例,才知道天底下能达到他眼中“普通医者”水平,还愿意治病救人的医者,其实数目远小于他曾经的“以为”。
他的拒诊,导致了多少本来能够得救,却最终没有找到“普通医者”的患者遗憾离世呢?
淳于意的罪名最终被皇帝赦免了,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好像真的第一次陷入了审判。
“老师当年嘱咐我不要将医术外传,我于是对他发誓,说意死不敢妄传人‘。”淳于意对认真听着他这些年心路历程的王?,满心惆怅与苦闷地发问:“可我最后还是广收门徒,教授他们医术。”
“虽然教授的是我这些年来,将百家医术与自己行医经验汇聚成的成果。但我本于师长,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确实违背了对他们二位的承诺。”
“如今我也是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