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后的一道旨意。
太子的后宫制度相当粗糙,有名有姓的名分,只有太子妃、良娣、孺子这三级。
有薄太后在,薄的太子妃之位稳如泰山。而后宫诸姬虽然都属于没有够上这一层的普通姬妾,但因为妃之下两级从一开始就空置无人,此前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好。
直到王?被直接封为良娣,甚至都没有经过孺子这一级,给她们哪怕留出一点幻想的空间。
王?才不管后宫众人又是哪家破了防,砸了满地的器物,或者又是哪家看着戏,心里却巴不得她也跟着坠地。她升了位分,心情好,就是要光明正大地表露出来。
她真的凭本事挣来的,她凭什么不能骄傲啊。
后院哪家不服?建议自己来尝试一下给刘启当幕僚:)
王?继续一脸笑眯眯的,而刘启把周阳由看了又看,心情复杂地想起来,这人勉强算是汉朝的宗家,和自己还有着弯弯绕绕的姻亲关系,于是张口欲言半天,最后还是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先生才能出众,自当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淮南厉王刘长,一个或许是唯一能够让刘启发自内心害怕过,一旦想起来就忍不住自闭,给彼时年幼的刘启留下过沉重心理阴影,让他童年每次见到都恨不得当场转身跑路的男人。
刘长当年锥杀审食其的时候,身上还带着斑斑血迹,转身就敢大大咧咧地进宫,在刘恒面前把衣服一脱,膝盖一跪就开始为自己的杀人行径请罪。
其言辞之缜密,性情之高傲,场面之血腥,都让当时意外在场,年仅十一岁的刘启大开了眼界,乃至于产生了探索语言艺术的念头。
??然后在一系列相处过程中,被力能扛鼎,性情偏偏还和刘邦几乎如出一辙的刘长日常创死。
刘启自己都很难说,他后来一不留神真的把吴王太子砸死,到底是不是因为当年刘长经常仗着自己力气大,强行和侄子“玩”,而他不论如何奋力反抗都没有用,以至于产生了对自己力气的误解。
太子殿下默默移开了视线。
......周阳由是刘长的表弟,不是刘长本人,刘长都造反失败自杀多久了,不要总因为周阳由而想起死人,多不吉利啊。
周阳由背后都被刘启盯出了薄薄一层冷汗,见最后的结果竟然只是轻拿轻放,忙不迭点头称是。
郅都比他靠谱得多,拱手等待着二人的指示:“殿下和良娣此行为何?”
他看见了太子的车马和骑郎等人都已然备好,这次出行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的出门散心,在规格上显得相当正式。门大夫本就有陪同护卫太子外出之责,这样正式的出行,当然更应当有郅都的事。
刘启长叹息了一声,王?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了。在身后车骑的衬托之下,肃穆起神情的二人显得分外凝重。
当然是大事。
王?都快怀孕七个月了,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刘启是真的怕带她一起出门,生怕磕到,碰到她哪里。
“东阳侯病重了。”
太子的情绪并不算高涨。
张相如当他太傅的时间相当之长。老爷子是个武人脾气,不善文辞,刘启不好辞赋的毛病可能都是从他身上学到的。
比起教他念书识字,张相如的太子太傅生涯最爱干的一件事,其实是把太子逮去上林勤练弓马,排兵布阵。
这么说起来,显得张相如并不能称得上有多称职??晁错作为太子家令,却因此事实上成为了刘启的先生,博得了刘启的亲近。老爷子还为此专门对晁错吹胡子瞪眼过。
但刘启是个对感情有着微妙敏感的人。他能感觉得到,张相如对他的关怀,实际上远超很多当朝的老将,用略显冒犯的语句,老爷子其实是真的把他当自家小辈在养。
于是哪怕在匈奴入寇的那会,刘恒把张相如借走,刘启一时脑子短路,担忧亲爹会把投诚的栾布塞给他当新太傅的时候,太子殿下对东阳侯的态度都是从容的,就像他完全不担忧晁错离开他之后会不会淡忘他一样。
直到他突然猝不及防接到老头病重的消息。
“看来如果没有太仓公,长安城的医官水平属实一般。”太子状似平常地对着王?笑了笑:“东阳侯几个月前才刚从战场上下来,怎么可能一会功夫就重病在床呢?“
王?看着他僵硬的笑,伸手摸了摸他凝固的眼角。
“嗯。是长安城的医官水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