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萧何:宏观调控什么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参加考试的人数便十分有限了。”
    冯去疾仍在思索。
    考试人数有限,分到天下就更少了,这对世家是有利的。
    不过,他心中却又些危机感。
    这危机感,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萧司农所言,有几分道理。”
    李斯不禁侧目。
    看向萧何的眼光也不同了。
    仅凭刚刚的发言,他便知晓此人是有几分才学的。
    他也并非世家出身,从微末一步步站到朝堂,经历无数磨难,深感有才能者想要出头的困难。
    李斯也是运气好,得了始皇的接见和赏识。
    但那些运气不好的呢?
    若是当年实现了萧何口中所说的制度,何苦半生蹉跎?
    李斯可是丞相,这无异于是承认了萧何有站在朝堂上的资格。
    “李丞相谬赞,萧何之言,是受了小公子启发,不敢居功。”
    萧何十分谦虚,将功劳全推到了嬴子季身上。
    他也是因为一直怀才不遇,故而想得比较多。
    “此政令虽好,却也是件影响深远之事,您虽为监国,但却没有推行政令之权,此事还是等陛下归来再做定夺。”
    冯去疾说完之后。
    朝堂上大半的官员,也全都躬身请命。
    “请小公子待陛下回来再做定夺。”
    “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待陛下回来之后,我等再从长计议。”
    “小公子,您虽为监国,这官职任免和政令推行,却是万万不可的。”
    .........
    世家在朝堂上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许多中立的官员,也都俯下身子。
    “小公子,塞北即将发生战事,而且粮荒也尚未解决,此人心浮动之际,您再越权推行政令,引起各方震动的话,于国不利啊。”
    冯去疾再次说道。
    一切都拖到始皇回来,世家内部也可从长计议。
    到时他也可主导政令推行,将其引向对世家有利的一方。
    “是嘛?我不能颁布政令的呀?”
    嬴子季大眼睛看着冯去疾。
    小嘴角一瘪,不高兴了。
    似乎是没得到喜欢的玩具。
    顿时,群臣面面相觑又是一阵无语。
    始皇当时怎么就让小公子监国呢?
    如此大的权柄,掌控在一个稚童手中,这童言无忌,都成了左右天下大势的政令。
    还好陛下快回来了,否则还不知道会闹腾成什么样子。
    帮始皇哄了两个月的孩子,群臣们心累啊!
    “十七弟,确实只有父皇有空发布政令,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么?”
    扶苏面露苦笑。
    有时候觉得十七弟聪明绝顶,特别是训他的时候,头头是道的。
    这科举之制的想法也是脑洞大开。
    但差点忘了,十七弟才多大。
    “小公子,您和萧何总结的科举确实有可行之处,只是一旦推行,牵扯甚为广泛,等陛下回来再定夺最好。”
    李斯倒不是帮着谁说话。
    如此大事,没有始皇首肯,政令根本就推行不下去,若一旦引起动荡,始皇回来首先看到的不是科举的优越,而是一大堆烂摊子。
    嬴政若是龙颜大怒,他们也得跟着倒霉。
    嬴子季也想到了这点,道:
    “那好吧,便依大家所言,这科举之制便劳烦李丞相多多忧心,与萧何讨论总结一番,待父皇东巡归来呈上。”
    “张良,印刷百家典籍之事,便由你来持办,虽然暂时没法考试,但教材还是要先印刷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嘛。”
    “遵命。”
    张良,萧何,李斯,都拱手称是。
    印刷?
    冯去疾的身形陡然一僵。
    不断咀嚼这两个字,瞬间的联想,让他手心竟然渗出了冷汗。
    该不会.....
    小公子从来都没想让人抄录典籍,而是已经捣鼓出了大规模拓印文字的方法?
    那到时始皇,真有可能大力推广科举!
    “小公子,还有一事。”
    冯去疾再次上前,脸色沉郁道:
    “现正值灾年,塞北还有很大的粮草缺口,国库并不充盈啊。”
    “这翰林院只是初步动工,但观其规模,绝不是个小数目,再修下去,恐怕会伤筋动骨了。”
    骊山脚下的翰林院,目前还只是雏形。
    三大世家之前为了保人,也确实套了一部分材料的花销。
    但现在这状况,哪怕是放弃那几个子弟,也不可能再掏钱了。
    国库中的钱,只有始皇点头才能动用。
    言下之意。
    除非嬴子季想办法弄巨额的钱财,否则这翰林院是修不下去了。
    “钱不够?我会去想办法赚钱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