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没盐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绍挺犹豫,这样一来,外人不是也能轻易进来了吗?
    还是得等日后桃源村发展起来,有富余人手守这个一线天,再说。
    林思泠没有勉强。她现在小胳膊小腿的,外出机会不多。
    既然决定往外派出商队了,林思泠特意多种了些蔬菜,收获大部分做成菜干、果干,这样商队便于携带。
    小几率产出的药草,她也认不出什么是什么,全部交给顾枫处理。
    其他村民们也如她们这般想,一有空便结伴去森林边缘采集野菜,野菌,拿回来晾晒在窝棚周围。
    美名其曰桃源村,实际是菜干村。林思泠“家”的收获,没人特意走近细看,其实并不显。
    这片土地完全没被开发过,资源丰富。只要勤劳,真不至于饿死。
    忙碌几天,盐袋子快见底了,大家坐不住了。李绍决定,今天就派出商队。
    顿时,小小的桃源村热闹起来。
    李绍、公玉谨几人一字排开,登记村民们委托出售的商品。
    因为出去的人只有几位,力量有限,负重的货物不能太多。所以每家每户委托出售和购买的东西有限额。
    林思泠和顾枫商量了下,只拿两斤菜干、三斤果干托给公玉谨售卖。另外出钱请公玉谨帮忙买皂荚、针线、医用银针剪子刀具之类。
    想买的东西实在太多,只能先捡紧要的买。
    至于粗盐,由村里统一购买分发,倒不用操心。
    担心商队外出遇险,顾枫给商队的每一个人,发放几包药粉防身。
    李绍让顾枫把做这种药粉的药材写下来,以后由村里负责购买。不能让顾枫既出力,又出钱。
    而且,因为村里谁有个脑热病疼,都是顾枫免费诊治,免费送药。特殊工分必须让张柚记录上,年底好多分红。
    公玉谨、林思泠、殷黑几人同样。谁出力最多,贡献最大,大家门清。
    李绍、公玉谨等人出发离开后,桃源村陷入诡异地安静中。或许因为剩下的人是老弱妇孺,大白天都把木门栓上,不敢去森林边缘采集。
    如果被野兽袭击,除了顾枫,可能没谁有本事去救人。
    但顾枫看上去冷心冷情的,好意思去麻烦她吗?虽说大家敬重姐妹俩,也没敢想成天麻烦人家。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在村里的安全范围内活动吧。
    顾枫没有察觉村里人的异常,每天依旧早出晚归,背着一个李俊民送的竹编背篓,去采药。偶尔带些能吃的野山菌回来晾晒。
    林思泠则一个人闷头躲在窝棚内种种种。除了晌午村里食堂开放,跑出去蹭一顿饭,别的时间,都用来使劲刷红果实了。
    菜干装了几大麻袋,堆积在角落。偶尔送些给村里人,不显山不显水,增加好感度。
    公玉谨、李绍等人这一走,足足去了七天,第八天才赶回来。
    一个个的,蓬头垢面,特意穿件补丁比较少的出门衣裳,结果被撕成一条一条的、挂在身上回来。
    倒霉的李宏才又受了伤,这次是脚出了问题,给殷黑背在身后。
    看着他们的狼狈,手上为数不多的行李,大家惊疑不定。张柚赶紧让人煮饭烧水,又请顾枫为李宏才看脚。
    幸好只是崴了脚,包扎后休息一段时间便没事。不然,李玉梅不得哭死。
    等商队的人洗了手和脸,吃了饭,大家才围着李绍等人,听他们讲外出后的惊险遭遇。
    “离这里最近的丰城,半道被溟兵设了关卡,已经阻断了!”
    李绍表情沉重无比,抛出一枚重磅消息:“溟兵正在四处搜捕追杀流亡的汉民!我们没能过关卡……回来路上,碰上溟兵,携带的货品也损失了不少。”
    “好在大家凑的钱还在,待会就退还给你们。”
    但损失的货品,有公粮有私粮,还有绣品,就没办法弥补。
    补不起,没能力。
    村民们好一阵相对无言。
    既为外面的世道如此混乱而忧心;又为自己身在这块福地,有机会活下去而庆幸不已。
    “里正……”
    蔡嫂子欲言又止:“那盐怎么办……”
    她负责村里大食堂,必须问这个问题。
    这片土地没有海水,暂时没有发现盐矿,连地下卤水也没有,他们无法制盐。
    盐被官府严格控制,限量供应,普通人家根本无法大量贮藏盐。现在不能进城购买交易,剩下一点盐吃完,该怎么办?
    大家面面相觑。
    李绍心情沉重,也是因为这个问题。
    粮没了,可以想办法挖野菜、狩猎、垦荒;水没了,这里有黑河,有山泉,不愁!
    就连油,也能通过炼大豆、熬动物脂肪得油。
    但这盐没了,怎么办?
    祖祖辈辈,只知道在官方那里购盐,虽觉得贵,吃得起。而私人贩盐这玩意儿,碰都不敢碰,要杀头的!
    别说现在没盐要创造出盐了。
    愁得李绍粗糙的大手,狠狠抹了几把自己的脸——
    不行,他得好好琢磨,怎么再次外出,弄这个盐!
    除了丰城,周边应该还有几个小村庄存在。要不,想办法去那些地方交易?
    可因为五福村,他对接触这些当地人,太有阴影了!
    林思泠犹豫会,觉得自己一个孩子,屡次三番站出去说不符合自己年龄的话,做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容易引人起疑。
    但桃源村正处在发展上升的关键阶段,说什么,她都要帮助村子,度过这道难关。
    为村子,同时为她自己。
    “李叔,我知道有两种法子,可以在没有海水、盐矿、地下卤水的情况下,制盐!”
    村民们一阵骚动,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她身上。
    李绍高兴地跳了起来!
    “泠姑娘,你当真知道如何制盐?”
    还是两种制盐法?
    简直不可思议!
    要不是大多数人对林思泠高好感,高忠诚,早怀疑一个农家小孩,为什么能知道这么多了。
    现在大家投给林思泠的目光,只有满满的钦佩、期待和信任!
    林思泠心里可没有什么民间不准私自制盐的条条框框。在村里缺少盐、这个问题浮出水面后,她就抽空查阅农科全书。
    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盐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战略物资。
    所以桃源村必须掌握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