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乌托邦大酒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系统上线后,研究院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
    来自全球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不仅有汽车厂商,还有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客户。
    而赖磊,也再次踏上国际舞台。
    这一次,他站在日内瓦的世界工业技术峰会上,面对来自全球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发表了主题演讲。
    “技术不是壁垒,而是桥梁。”他站在讲台上,语气坚定,“中国制造,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创新与品质的代名词。我们愿意与全球伙伴分享我们的技术,但前提是??我们要共同推动人类制造的进步。”
    台下掌声雷动。
    ……
    回国后,赖磊没有停歇,而是立刻投入了下一个项目。
    “赖总,您不累吗?”小林忍不住问。
    “累。”赖磊笑了笑,“但我知道,只要我们继续前行,未来就会更加清晰。”
    夜色中,研究院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赖磊站在车间门口,望着那台正在运行的压铸机,心中无比平静。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也清楚,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再难,也要走下去。
    “技术,从来不是终点。”他低声自语,“而是起点。”
    而他,才刚刚开始。
    赖磊站在研究院的天台,望着远处的生产线,心中却并不轻松。一体化智能压铸系统虽然成功上线,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赖总。”许学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刚才工信部那边来了电话,他们希望我们尽快提交一份关于‘高端制造技术输出标准’的草案。”
    赖磊微微一笑:“看来,国家也开始重视技术输出的战略价值了。”
    “是啊。”许学军点头,“不过,这个标准怎么定?我们之前可没做过这种事。”
    赖磊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把技术卖出去,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让技术输出可控、可复制、可发展。”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制定一个技术输出的‘中国标准’?”许学军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没错。”赖磊目光坚定,“我们要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高端制造的新标准。”
    ……
    接下来的几周,研究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技术标准研究小组,由赖磊亲自牵头,联合清华、哈工大、中科院等单位,开始起草这份草案。
    “我们不能只考虑技术本身。”赖磊在会议上强调,“还要考虑知识产权、技术安全、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
    “赖总说得对。”武茗点头,“如果我们只是输出技术,而不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那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越。”
    “所以,我们的标准,必须具备两个核心:一是可控性,二是可持续性。”赖磊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让技术输出,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单方面的技术流失。”
    会议室内,众人纷纷点头。
    ……
    草案初稿完成后,赖磊亲自前往北京,向工信部汇报。
    “你们的想法很大胆。”万部长听完汇报后,若有所思,“但也很现实。国家需要这样的战略思维。”
    “谢谢部长认可。”赖磊微笑,“我们希望,这个标准不仅能指导我们自己,也能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基础。”
    万部长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我会安排相关部门配合你们。不过,你们得注意一点??技术输出,不能只靠我们自己,还需要企业的参与。”
    “我们已经联系了几家重点企业。”赖磊答道,“包括比亚迪、吉利、宁德时代,他们都表示愿意参与。”
    “很好。”万部长满意地点头,“记住,技术输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做的,是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世界。”
    ……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订单依旧源源不断。
    “赖总,产能已经接近极限。”许学军拿着报表走进办公室,“现在排队的客户,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
    赖磊翻看着报表,眉头微皱:“我们的生产线,是不是该升级了?”
    “你是说……智能制造工厂?”许学军一愣。
    “没错。”赖磊点头,“我们不能只靠人工和传统设备。要真正实现高端制造,必须拥抱智能化。”
    “可智能制造工厂的投入可不小。”许学军皱眉,“而且,我们还得考虑供应链的问题。”
    “我已经和华为那边谈过。”赖磊淡淡一笑,“他们愿意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帮我们实现设备互联、数据驱动。”
    “华为?”许学军眼睛一亮,“那我们的自动化水平,岂不是能提升一大截?”
    “没错。”赖磊目光深邃,“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制造一台机器,而是打造一个智能制造生态。”
    ……
    几天后,研究院正式启动“智能制造工厂”项目。
    赖磊亲自带队,深入一线,与工程师们一起研究自动化流程、优化生产布局。
    “赖总,您真的要亲自下车间?”助理小林有些惊讶。
    “当然。”赖磊笑了笑,“技术不是纸上谈兵,是靠双手去打磨的。”
    ……
    时间悄然流逝,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进展顺利。
    而在国际上,研究院的技术输出标准草案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赖先生,这是德国汽车协会的回信。”助理递来一份文件。
    赖磊接过,快速浏览后,嘴角微扬:“他们愿意参考我们的标准,作为欧洲高端制造联盟的参考模板。”
    “这意味着什么?”许学军问。
    “意味着,中国制造,正在被世界认可。”赖磊语气平静,“而我们,也正在成为全球高端制造的引领者。”
    ……
    夜色中,研究院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赖磊站在车间门口,望着那台正在运行的压铸机,心中无比平静。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也清楚,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再难,也要走下去。
    “技术,从来不是终点。”他低声自语,“而是起点。”
    而他,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