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康熙处置了索额图后,心里对太子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胤?出生后不久就被册立为太子,这是康熙唯一活下来的嫡子,纵然一开始的册立太子是被形势所迫,但是后来,他也确实是钟爱太子,太子期望很大。
太子从小就和其他的皇子阿哥区分开来,储君的地位仅次于他这个皇帝。
康熙认为,自己给了太子一人之下的地位,那么太子就应该回报给他绝无仅有的信赖与依恋,除了他,太子不应该再依靠任何人。
哪怕这个人是康熙一开始自己推给太子的索额图。
但是太子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
要玉颜说,她个人认为,康熙其实是挺缺爱的。
小时候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是没有。祖母的疼爱好像也没有治愈他,祖母更多的还是对他很严厉的。
对于后妃更不能交心,因为不能做祖父和父亲那样痴情的男人。他需要克制自己。
可能唯一的比较显露出来的就是对太子关爱的索取。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太子十六岁那会儿,他出征病了,叫太子和三阿哥来探望他,两个年轻人在路上听说父亲的病情缓解了,风尘仆仆来瞧的时候就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结果被康熙误会不关心自己。
他还闷着不说话,几十年后废太子的时候再拿出来说。
这人也真是够可以的。
太子没有满足他,太子行事又无所顾忌,康熙替太子这些年还是收拾了些烂摊子的,也知道太子的为人并没有那么好的“榜样‘。
在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康熙很生气。
生气的点是,太子行事无度,居然沉溺享乐,将身边的人给弄死了,这不是残暴是什么?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死对头噶尔丹的死。
噶尔丹就是死在女人身上的。结果他的太子,在那事上毫无节制,把身边的女人给弄死了。
那以后,太子是不是也会因为毫无节制,死在女人身上?
亲手培养的继承人长成这样,康熙心中郁卒。
他将太子狠狠骂了一顿。
太子被罚跪。但没有在外面,是在康熙跟前。康熙在里间生气,太子就在外头跪着。
现在明面上,皇子阿哥们偶有口角过招,但关系并没有崩坏到何种地步。也就是大阿哥直郡王和太子是有些不睦竞争的意思,底下的皇子们就都还好。
听见了消息,人人都去了御前,太子身为储君都被罚跪了。
他们一个个也见不着皇上,只能先在外头跪着。
按规矩,为太子储君求情。
他们可不像太子那样,进不去屋里,就只能在院子里跪着。
大晚上的青石板又硬又凉,没有人有准备,直挺挺的跪下去膝盖又冷又疼,胤?想,这都是什么事啊。
就这么跪半个时辰以上,那膝盖就不用要了,肯定会肿的。
胤?想起自家福晋,福晋要是看见他膝盖肿了,怕不是红着眼睛要心疼的。
也不知道福晋会不会心疼哭呢。
胤?想看看,但是不想自己受罪,倒也舍不得福晋那么难受。
想想跪在后头的老十三,那膝盖是刚养好不久的,也遭不得这么罪。
胤?出来的时候跟苏培盛吩咐过了,再坚持一会儿,他安排的人运作好了,皇父收到消息,他们也就不用这么跪着了。
这里跪着的人个个神情沉痛,但起码有一半的人,心里对太子这事儿,都是幸灾乐祸的。
康熙听见梁九功说阿哥们都在外头跪着,心里就越发的不痛快了。
虽这是礼法,是他自己这些年定下的规矩,但是太子都这么混账了,他们求情个什么劲儿?
难道说也想法太子行事?
康熙不想见人,尤其不想见这群儿子们,就什么都不说,任由他们在外头跪着。
他这里批改京师送来的公文。
写了几个字静下心来,康熙忽然就想起王氏的事。
王氏的事还没个结果。
康熙其实没有将红香阁放在眼里,可太子与王氏的事,都牵扯了红香阁。
王氏坚称,自己是遭人陷害的。
康熙相信她,她没什么根基,犯不着说谎。康熙让人查过了,确实是有人做的手脚。
但是再往深里,就还没有查明白。
那么太子,会不会也是被人陷害的?
康熙动了这个念头,就觉得很有这个可能。
康熙心里就情不自禁的开始为太子找补,若是有人故意陷害,就不是太子的本意,那么太子在惊吓之下,就真的有可能是怕他生气,所以才悄悄处置了这个格格的后事的。
康熙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就想叫梁九功将这两件事并案调查,把真相查清楚,还太子和王氏一个清白。
而那个背后陷害太子和王氏的人,康熙则要重重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