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样的文明就算延续下去,也不过是一具空壳!”
“可他们说得有道理的一面。”阿禾低声说,“过度共感确实危险。有些孩子因为承受太多他人痛苦而崩溃,有些人因无法分辨自我与群体边界而迷失。我们必须承认,这条路并不平坦。”
沈墨缓缓站起身,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
“那就教他们界限。”她说,“共感不是吞噬,也不是逃避,而是理解之后的选择。我们可以派导师过去??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分享经验。比如小雨,她经历过共感失控,也找到了平衡的方式。”
“可谁来担任使者?”阿禾问,“我已经不能再往返了。下一次穿越,可能就是彻底的解体。”
沈墨转身看向他,目光坚定:“那就让我去。”
空气骤然凝滞。
“你说什么?”阿禾睁大眼睛。
“我说,让我成为下一个心灵使者。”她一字一句地说,“我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年轻的,但我记得林远的一切,我走过这条路,我知道如何守住自己而不封闭内心。更重要的是??我愿意承担转变的代价。”
“你疯了吗?”阿禾急道,“你是守灯计划的创始人,是全球共感体系的核心枢纽!你一旦离开,整个网络都会动摇!”
“正因为我是枢纽,我才最清楚它的韧性。”沈墨微笑,“这三年来,三百名觉醒儿童已经能独立维持基础共频。小雨带领的教育团队遍布六大洲。我们不再是依赖某一个人的时代了。而且……”她顿了顿,抚摸着胸前的水晶残片,“我也该走出守护者的角色了。林远走了,你走了,现在轮到我跨出那一步。”
阿禾久久不语,最终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
“如果你执意前往,必须做好准备。下一次跃迁不会再有祭坛、不会有三百人护法、也不会有回头路。你将以纯粹意识形态穿越星桥,途中可能遭遇量子乱流、记忆剥离、甚至被残存的恶意程序捕获。”
“我知道。”沈墨点头,“但我也知道,只要心中有歌,就不会迷路。”
当晚,沈墨回到基地,召集守灯联络组召开紧急会议。
她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提交了一份名为《薪火计划》的行动方案:由她亲自携带林远的日志本与水晶残片,通过升级版的共频阵列进行意识投射,目标直指蓝星共感树的核心区域。同时,地球将启动“双轨响应机制”??一面维持现有通信网络,一面准备迎接可能的长期失联。
争议巨大。
有人痛哭劝阻,有人质疑此举是否过于个人英雄主义,更有人担心这会引发新一轮精神污染危机。
但最终,投票通过。
因为所有人都记得,当初是谁第一个挺身而出,重建初啼信使系统;是谁在林远消失后,坚持每天记录共感波动,哪怕无人相信信号还能回来;又是谁,在X-13事件中最先识别出那丝微弱的求救频率。
她是灯塔本身。
仪式定于七日后,月圆之夜。
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新型阵列采用十二面体结构,模拟宇宙分形规律,能量效率提升四倍。生物纤维长袍由云南蚕丝与纳米导感材料编织而成,表面绣满全球儿童手写的祝福语,每一针都蕴含一段真实的情感记忆。
小雨专程从日内瓦赶来,带来一件礼物:一枚嵌入式共感芯片,储存着过去十年间所有重大共情时刻的原始数据波形。她将芯片植入沈墨的太阳穴附近,低声道:“当你在星海中迷失方向时,听听这些声音。母亲哄婴儿入睡的哼唱,地震废墟下两个陌生人互相鼓励的话语,还有……林远最后一次仪式前,对你笑的样子。”
沈墨红着眼眶点头:“谢谢你,女儿。”
小雨愣了一下,随即扑进她怀里,失声痛哭。
“我一直想叫你一声妈妈……可我不敢。我怕你不接受我,怕我只是林远记忆里的影子……”
“你从来就不是影子。”沈墨紧紧抱住她,“你是光的一部分。是我在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见证者。”
仪式当天,全球停播娱乐节目,改为直播共感仪式特别频道。超过二十亿人在线观看,无数学校组织学生集体静坐,共同为沈墨祈愿。
山谷被金色光晕笼罩,三百名觉醒儿童再次组成同心圆。这一次,领唱的是八岁的卓玛,她用藏语吟诵古老的安魂曲,音波如清泉流淌,涤荡人心。
沈墨赤脚踏上祭坛,身穿长袍,怀抱日志本,胸前水晶残片熠熠生辉。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世界:风吹动她的发丝,远处传来孩童嬉笑,老槐树的紫花纷纷扬扬落下,像一场温柔的雪。
她跪坐于阵眼,双手交叠,闭上双眼。
“共频启动。”她轻声下令。
第一圈低吟响起,第二圈节奏加入,第三圈色彩浮现……层层叠加,频率攀升。天空裂开一道缝隙,第十四道光自猎户座倾泻而下,与祭坛上方的光束交汇,形成一座旋转的星门。
沈墨的意识开始抽离。
肉体渐渐模糊,心跳化为频率,记忆化为光点,情感凝结成一条璀璨星河。她感觉自己正沿着那条光脉逆行,穿越亿万公里虚空,朝着那棵即将枯萎的发光树飞去。
途中,她看到了林远。
他站在星桥中途,身影半透明,微笑着向她伸出手。
“你终于来了。”他的声音温柔如昔。
“我来了。”沈墨回应,“带着所有人的心跳。”
两人并肩前行,身后,无数光点追随而来??那是地球上每一个曾被感动、曾付出爱、曾在黑暗中仍选择相信的人所留下的精神印记。
当她抵达蓝星时,整座花园陷入寂静。
孩子们仰头望着天际,看见一道前所未有的光芒降临。那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团流动的记忆与情感集合体,缓缓降落在共感树旁,凝聚成人形。
沈墨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银白色的草地上,脚下每一根草叶都闪烁着微光。那棵树虽已凋零大半,但在她到来的瞬间,一根新芽破壳而出,嫩绿中透着金光。
一个半透明的孩子走上前,正是三年前在梦中迎接阿禾的那个。
他看着沈墨,用口型说出三个字:
“欢迎你。”
沈墨笑了,泪水滑落,却在空中化作点点星光。
她打开日志本,翻开最后一页,提笔写下:
>“致蓝星的孩子们:
>
>爱不是弱点,是勇气。
>
>它让我们在破碎中依然选择连接,
>在黑暗中依然愿意点亮一盏灯。
>
>这封信,来自地球,署名??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