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东莱豪杰,使命必达(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鲁肃也是徐州土豪啊,不过他的家业却没有麋家大。
    倒不是鲁肃不擅长经商,而是他这个人太乐善好施了,麋竺在他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史书记载叫:“肃不治家世,大散赀财,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
    基本等于是白送钱,属于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鲁肃这样霍霍。
    当然了,这跟老曹造的孽也有关。
    这时候的鲁肃也才二十出头,老曹屠戮徐州时,导致鲁肃的家乡大批百姓流亡广陵,甚至江东。
    鲁肃这也算是散财自保。
    “此人名声我也略有耳闻,不知他现在何处?”
    刘备好奇地问道。
    “就在下邳国东城县,其人少有壮节,好为奇计。”
    “主公身为徐州牧,只需发一道征辟令,鲁肃必来。”
    “哦,原来是本郡人士!”
    刘备大喜过望,他现在正着急着用人。
    鲁肃又是李翊首推的人才,能力肯定不俗。
    “是也,此人有王佐之才,并且颇有家资,主公当好生笼络。”
    别看鲁肃一直散家财,但人家也是要生财的,是一边散一边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8年,
    当时还在庐江的周瑜听说了鲁肃乐善好施,直接带了几百人,横跨两百公里来拉赞助。
    当然了,说是拉赞助,实际上就是跑人家地盘上吃大户了。
    毕竟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瑜哥手头也有些紧。
    这一点至少证明了鲁肃是真的很有钱,而且很大方。
    不然人周瑜不可能跑那么远的地方过来。
    像这种有钱大方又有能力的人才,怎么能留给江东杰瑞呢?
    更别提人孙策压根儿看不上鲁肃了。
    结果让鲁肃在江东虚度了几年的光阴,郁闷地回了徐州老家。
    要不是中途孙策噶了,周瑜玩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戏码,向孙权力荐鲁肃。
    鲁肃一直没机会得到重用。
    而刘备就不同了,最适合鲁肃的主公其实就是刘备。
    两人其实挺投缘的。
    在演义里,两人都是忠厚长者的形象。
    而在历史上,两人又都是洒脱的游侠,都具有豪侠之风。
    并且鲁肃是很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一展才华的。
    如果还能够直接在徐州老家为官,那鲁肃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善,鲁子敬……备记下了。”
    “不知军师可还有别的贤才推荐么?”
    刘备一捋胡须,接着问道。
    李翊微一沉吟,缓声道:
    “另有广陵东阳人陈矫,琅琊莒人徐盛,主公亦可发令召之。”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徐州本地人。
    刘备作为徐州牧,征辟他们可谓名正言顺,只要不出意外,他们几乎肯定是要来的。
    而李翊接下来推举的,则是有机会得到,但没有十全把握得到的人才。
    “淮南成惪人刘晔,九江下泰人周泰、蒋钦,主公也发令试试吧。”
    这些人离徐州都不算太远,不至于出现等令到了,人不在了的情况。
    毕竟这时代的人都喜欢出门远游。
    像san11里面,从辽东的征辟令能直接发到云南去,属实是离谱。
    除地理因素外,再有就是人为因素。
    像刘晔,与老刘同为汉室宗亲,但却不怎么喜欢老刘。
    相反,他还多次劝曹操杀了老刘,以绝后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这是。
    至于周泰和蒋钦,这两人则是不确定是否已经投靠了孙策。
    因为孙策现在正在帮袁术打仗。
    确切地说是以帮袁术打仗为由,趁机脱离他的掌控。
    周泰蒋钦就是在孙策起兵的这个时间段过去投靠的。
    “善!善!善!!”
    一下子听到这么多人才的名字,刘备高兴地合不拢嘴。
    别看老刘各方面都是中人之姿,但他虚心纳谏,求贤若渴。
    对于人才的渴望,使得他身边总是能有奇人辅佐。
    在得到李翊这样的大贤之后,刘备已是高兴不已。
    如今这位大贤又一连推举了好几个人才,更是令他喜不自胜。
    并且要治理好这么大的徐州,少不了要奇人辅佐。
    “既如此,待备回去拟写征辟表文。”
    “主公且慢!”
    刘备正要转身离去,却忽然被李翊叫住。
    “适才翊又想起一位人才。”
    “此人身长七尺七寸,长须美髯,猿臂善射,例不虚发,若养由基、李广复生。”
    “更喜此人忠肝义胆,文武双全,有独当一面之才。”
    “若能将之征辟而来,必能成为主公左膀右臂!”
    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