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揭疤疗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运转了起来。
    他们把图纸迅速拆开分析,研究生产思路,想尽办法压缩制造成本,
    最后把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一股脑扔回给康驰。
    一点都不带逞强的。
    其实有些问题,他们如果自己多费点心,也是勉强可以解决的,
    但解决的效率,肯定没有大唐重工的研发部门高,
    所以贺勇彬的处理方式,反倒让康驰挺满意。
    在研发相机的同时,康驰也没有落下镜头,这属于必须同步进行的工作。
    不然到时候相机都造出来了,却没有可用的镜头,那不拉屎不带纸么。
    康驰直接把大秦-英雄卡口的数据,发给了东阳的镜头设计部门,让他们对大秦原有的镜头产品重新设计,改成英雄卡口的。
    镜头的自动对焦模块,康驰也已经提前设计好了,他们在改开口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把这个模块加进去,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直接询问康驰就行了。
    与此同时,正在东阳忙着推进大唐重工项目的张晴,也接到了康驰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着手组建大汉芯业科技有限公司。
    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肯定立马就会想到那起震惊全国的汉芯事件。
    康驰也是一点都不怕避讳,
    他就是故意这么刚的。
    就像把采油虫的首测放在府順,向当年在府順掠夺华国资源的小本子无声宣战一样。
    他要直面耻辱,把这道半导体行业中,没人敢揭的伤疤给揭开。
    然后重新定义汉芯这个词,把这道伤疤给彻底治愈!
    不然这个词,永远都是华国人的软肋。
    新成立的大汉芯业和大汉硅业一样,隶属于大汉科技,属于龙腾科技集团的孙公司,
    前期的规模不会很大,预计总投资是四百亿,主要负责造自家用的芯片,暂时不准备承接其它公司的代工业务。
    毕竟芯片这东西,不是说有设备就能直接造的,前期先造一条产能低点的生产线,先积累一定的人才和制造经验比较稳妥。
    而且康驰可是打算自己造相机显卡之类的,
    说不定到时候,产能连自己都满足不了……
    这家新公司最后定在了钢城,距离大汉硅业的钢城总部只有两百多米。
    而之所以选择钢城,除了硅片供应方便之外,钢城市领导的一项举动,也让康驰毫不犹豫地就把厂给拍在了钢城。
    他们把厂房的地基,都提前帮康驰打好了!
    自从大汉硅业和硅信科技整合之后,钢城的领导们就一直很担心,害怕康驰会把大汉硅业的发展重心,从钢城转移到平江。
    好在大汉硅业的二期工程,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如今二期的设备安装都已经进入了尾声,正式投产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让黄市长安心了不少。
    但紧接着,大唐重工落户东阳的消息,却又让他们彻夜难眠了。
    虽然他们也不清楚大唐重工的具体投资金额,也不知道这些钱康驰是怎么来了,甚至连它是造什么的都不知道。
    但只要去东阳的光地村附近随便转一转,就能感受到这次的投资手笔到底有多大了。
    钢城的领导不停的在想,
    和东阳或者说其它城市相比,钢城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吸引康驰的?
    他们主动站在康驰的角度,琢磨着康驰的痛点。
    最终通过分析大汉硅业的发展史,以及大唐重工目前的状况,他们认为限制康驰发展速度的,是工厂的建设速度以及前期的启动资金!
    而当他们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从今年十月份,康驰就开始研究芯片制造设备的时候,立刻就嗅到了一丝机会。
    一开始他们还担心大唐就是用来造芯片的公司,但后来去东阳考察了之后,立马就打消了这个顾虑。
    造芯片的公司不需要那么大的地皮,工厂的地基也不一样,
    所以大唐重工,应该是家货真价实的‘重工企业’。
    如果康驰要造芯片,肯定还得建厂!
    如果,钢城提前投资,帮康驰解决厂房建设问题,
    那等他想建晶圆厂的时候,钢城绝对是他最好的选择!
    然而提前建厂房,无疑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因为晶圆厂的厂房,标准可比普通厂高太多了。
    晶圆生产非常怕震动,如果做特别的措施,那哪怕一辆大卡车从附近经过,所造成的震动都会影响生产。
    所以晶圆厂的地基要打得非常深,同时要建很多稳定、防震的设施。
    这就需要他们去实地考察研究,然后投入巨资,按照晶圆厂的高标准去建造。
    但万一造好了,康驰又没搞定光刻机怎么办?
    以他们对康驰的了解,他布局的产业都是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
    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