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周孝愚编曲才华的展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人抵达公司后,在音乐室见到了多日不见的编曲老师张小轩。
    胡胜平朝着对方点了点头,“张老师,一会我们要拍摄一下上课的过程,你看可以吧?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只需要拍摄小周进来和出去的画面就行了。”
    周孝愚跟着道歉道:“张老师,实在是打扰了。”
    张小轩笑道:“没关系,我说过我以前也是艺人来着,对镜头并不反感,不过你们的镜头最好架远一点,可以拍摄画面,但是不要有录音,这样的话我们的对话就不会被录进去,可以吧?”
    胡胜平道:“可以可以,即便被不小心录进去,我们后期也会剪辑掉的。”
    “那行吧。”
    张小轩示意周孝愚坐在数字音频工作站前,也就是一台链接着电脑和音响的编辑器。
    这玩意周孝愚并不陌生,因为他在系统空间中学习编曲时就上手体验过。
    张小轩道:“虽然接近半个月没有给你上课,但是我有给你布置作业的,让你找一首老歌去借鉴一下老歌的曲子,将老歌的主歌和副歌部分拆散整合,这是新人学习编曲最快的一种捷径,当然,这个只能用于学习用途,不能用于任何商业活动,你有完成吧?”
    这种借鉴,在网文中就叫仿写。
    在绘画和书法学习中就叫临摹。
    是指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
    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
    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
    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字画,也可能是碑、帖等。
    这里也包括谱曲。
    周孝愚从怀中掏出一个笔记本,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张折叠的A4纸出来,上面有一首他之前临摹的歌曲。
    歌曲名叫《姑娘别哭泣》
    不仅有曲,还有填词。
    “突来的消息,那个人是你,这么多年你杳无音讯。”
    “时间的橡皮擦掉了记忆,但我迟迟却没有忘记你……”
    张小轩拿着A4纸轻轻哼了几句,“这是一首标准的口水歌,你这是模仿的《蓝蓝的夜,蓝蓝的梦》?”
    (《姑娘别哭泣》这首歌发表于2023年8月,抖音上很火,基本上被实锤就是抄袭,稍后会有两首歌的彩蛋章在后面发布,大家可以去评鉴下。)
    老师不愧是老师,一下子就听出了原曲。
    周孝愚道:“确实是根据这首歌仿制的。”
    张小轩赞许的点了点头,“还不错,我先收着,后面我回去后好好欣赏下,下一期给你的这次临摹打分。”
    他将A4纸收起来,夹在公文包中的一个文件夹内。
    随后张小轩的面色严肃起来,“小周,你前段时间要准备拍摄,我呢在电视台也有节目要录制,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你的拍摄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就要加快上课过程了,今天至少要上四小时,你有个心理准备。”
    周孝愚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他在系统空间中学习编曲和编舞,两边交叉进行,在时间优惠卡和悟性丸的配合下,两边的进展都很快。
    张小轩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我们将一首歌的曲子进行拆开,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主歌+副歌+过渡句。”
    主歌就是一首歌的正文,副歌则是高潮部分。
    过渡句是链接主歌和副歌的部分。
    主歌和副歌放在一起,以表达“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
    其中“起”和“承”通过主歌来实现,“转”可以是一段过渡歌词,称为“过渡句”,也可以通过编曲来实现(省略过渡句),通过编曲实现“转”的歌曲比较多见。
    “合”通过副歌来实现,并重复演唱。
    假设A代表主歌部分,B代表副歌部分,C代表副歌升华部分。
    一般的歌曲结构就是三大类,A,AB,ABC。
    有时候主歌会重复循环两段,也就是A1和A2。
    我们拿这首发表于2016年的民谣《成都》来举例分析。
    (主歌A1)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主歌A2)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副歌B)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
    这就是一首标准的“A+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