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公司的新动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天中午,才过去不到2小时,周孝愚收到消息,明天上午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组签订两首歌曲的版权转让合同。
    签约地点在阳光传媒公司。
    定制歌曲的两首版权转让一起300万,对普通人来说算是一笔‘巨款’,只不过,按照他和公司的签约协议,这300万中,公司享有一半的版权,首先要拿走150万版权分红。
    剩下的150万中,公司再拿走70%,也就是105万。
    周孝愚分到30%,也就是45万,然后还要让给经纪人红姐5%,150万的5%也就是7万5千元。
    最后实际到手37万5(税前)。
    红姐人不在前海市,现在还在杭市陪同女团三人录制《创造101》,不过涉及到金钱的合同事情,周孝愚还是在电话中和对方说了一声。
    交代完后,他拿着歌曲小样和曲谱底稿去版权局注册版权。
    路上,周孝愚盯着玻璃外飞逝而过的行人和车辆,心中对即将到账37万5没有一点激动。
    如果是300万的话,多少还会激动一下。
    “合同年限还有4年半。”
    他对着窗外自言自语的感叹了一句。
    前排的司机突然好奇回头问道:“你说什么?”
    “没有,我在自言自语,不用管,师傅好好开车就是,不赶时间。”
    收回视线,他想到了和阳光传媒签订的那份A档合同。
    这份合同中,最有利于周孝愚的一条协议是‘当公司给艺人安排通告或者商业活动时,必须征求艺人的同意。’
    光看这条协议,这几乎是只有部分S档艺人才能享受到的权利和便利,然后,红姐居然帮他争取过来了。
    任何一件事都有好坏两方面。
    对于艺人来说,他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自由,同时多了部分选择的权利。
    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则凭空增加了一条很大的未知风险。
    如果公司不能完全把控某个艺人,那么在给该艺人投入资源时就会更加的谨慎,或者干脆只是有限的投入,或者不投入。
    这才是公司或者张总与周孝愚亦或者红姐的分歧所在。
    公司觉得不安全,在见识到了周孝愚的才艺后,一半是惊喜,一半是惊吓,然后疯狂地暗示或者要求他增加合同年限。
    周孝愚只做过一次妥协,那就是将2000万的违约金提高到2500万。
    在第二次谈判时,甚至主动放弃了一些福利。
    对张总来说,这种风险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大了。
    这也是周孝愚在推出第一张纯音乐专辑时,公司只给了制作费用,但是没有批准任何宣传费用和资源的原因。
    目前他和公司的关系等于是不尴不尬,有些僵持。
    周孝愚之所以能顺利入行,出道,阳光传媒肯定是投入了一定资源的,如果他想获得自由身,其实有一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拿出2500万违约金将自己的合同买断。
    然而现阶段,他只是刚刚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手上的存款仅仅只有500万左右,距离2500万的巨款还很遥远。
    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周孝愚潜意识觉得,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的话,对他和公司肯定都不好。
    问题是接下来的路如何走,他暂时还没有头绪。
    他目前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继续推出第二张纯音乐专辑,可以夯实基础,在纯音乐这块小众赛道上将自己的排名更进一步。
    坏处是没有资金和资源投入宣传的话,回报率不高。
    需要时间来慢慢发酵。
    第二条路,深挖创作人这条线。
    变现效果立竿见影,然而,在阳光传媒‘版权自动有一半归公司’和七三分成的协议下,他最后落在口袋里面的钱很有限。
    等于是帮公司白忙活了一场。
    他自己得到的只有名气和口碑,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条路,则是回归主流,开启真正的歌星之路。
    那就是‘唱’。
    缺点是,周孝愚目前的唱功水平一般般,音色和音域并不是很突出,虽然有卡片助力,这些只能短时间内救场。
    归根到底,还是要将演唱的技巧和基本功提上去才能真正开启歌星之路。
    这需要时间,需要系统经验值。
    周孝愚闭上双眼,手指在大腿上慢慢敲了敲。
    在真正开启‘歌星’之路前,他和公司的关系,也只能是目前这种小修小补,采用保守治疗的办法。
    先拖着。
    总归有些烦闷和憋屈。
    “这位客人,版权局到了。”
    前方司机突然出声提醒。
    周孝愚结完账,下车。
    中午1点半,周孝愚一反常态的出现在公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