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较多,个个都有绝活,譬如维吾尔族就特别擅长扭脖子,高原上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
一旦来到平原生活,肺活量和气息就比平原上的土著充足。
在高音方面属于降维打击。
公司重视是公司的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不过给对方写歌的事大概率是推不掉的,周孝愚也没打算推。
卖给外人也是卖,卖给公司内部自己人也是卖,反正都是给钱。
趁着现在有空,他拿出自己手机,打开浏览器,某度百科了一下黄霄云的资料。
除了少数民族,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等基本信息外,周孝愚发现对方居然是1998年出生的,比他还要大两岁,和程萧她们同龄。
至于黄霄云的某度百科资料,那就少得可怜,基本上就只有两段。
2015年,黄霄云参加浙省卫视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好声音第四季》,最后获得了小组四强,全国16强名额。
然后,被好声音节目组背后的公司签了,之后就神秘隐身。
2016年,作品无,对了,这会还在上大学。
2017年,自己作曲,推出单曲《征战》,同年大学毕业。
2018年,自己作曲,推出单曲《打开》。
中间还出演了两部网络电视剧的小配角。
将这些信息扫了一遍后,周孝愚基本上对黄霄云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少数民族,擅长高音,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还学过一段时间的美声唱法。
这样的人天然擅长那种竞技类型舞台。
在大部分人的认识中,擅长高音就足够吃上歌手这碗饭了,高音属于音域的一种,和音色一样属于一种天赋,天生自带的,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来加强。
为什么会说黄霄云背后的经纪公司有点坑?
这种选秀类节目幕后都有投资方和制作方,这两方基本上都是圈内人,公司内部大多自带经纪人业务。
想要在这一类节目中走得远一点,必须卖身……哦不对,是必须签约进对方的公司内。
不要以为好声音全国四强才是好成绩,想多了。
全国32强都算好成绩了。
最终排名靠前的选手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节目组的自己人,第二种则是背靠经纪公司的强力新人,两家经纪公司会通过资源置换来保证自家选手的晋级,即便是这样,最多也就给你一个四强名额差不多了。
冠军和亚军不要想,那肯定是留给自己人的。
还有第三种选手,那就是参加节目时是素人选手,没背景,也没经纪公司。
这种选手,要么滚蛋(被淘汰),要么卖身签约。
只有卖身后,你才能获得一个公平角逐的机会。
这也是好声音后面一季不如一季的原因,作为一个竞技类比赛节目,你一旦失去了公平,那还看个毛。
剩下的全是写好的剧本,就给观众看这个?
让周孝愚惊讶的是,黄霄云居然还出演过两部网剧,虽然都是小卡拉米角色。
这说明,对方背后的前经纪公司压根就没有太多综艺或者音乐圈内的资源,直接把她当演员培养了。
或者旗下会唱歌的艺人太多,黄霄云在内部排不上号,资源顾不过来。
难怪黄霄云有解约跳槽的想法。
难怪张总会同意签下黄霄云,哪怕付出200万的解约金。
黄霄云觉得呆在这么一家坑逼经纪公司没前途,想走,而张总觉得对方将黄霄云的定位弄错了,以为自己捡到了一个大便宜。
至于最后到底谁亏谁赚,暂时不好说。
反正黄霄云的前经纪公司是肯定不会亏的,人在时,不用付出任何资源培养,还能帮公司赚点钱,走之前还能赚一笔解约金。
如果单纯的比较黑心程度,阳光传媒已经算是经纪公司里面的白莲花了。
据红姐透露,现在很多选秀类节目背后的经纪公司都是巨坑,想要入围就得签约,一旦签约后就失去了自由身,也没资源给你,就这么干耗着。
耗不过去可以啊,你自己拿钱出来解约。
赚的就是这种解约钱。
别看一个艺人赚几百万解约费不多,架不住人多啊。
一年制作一套节目,一次性批量签约50人,你自己想想,光是解约费都能吃饱了。
签约年限给你来个七八年,合同期间每月给你发个两三千基本工资,保证你饿不死,20岁入坑,熬到合约期满搞不好都28了,大学科班生还好,多少有个学历。
那些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就惨了。
荒废七八年,出来后黄花菜都凉了,要学历没学历,要一技之长也没有,啥都不会,男的去四儿子店卖车,女的进KTV当公主。
这还不是最坏的结局,搞不好会被公司以‘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