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章 林火旺!这回我看你怎么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代,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但也的确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到九十年代末,是国内文人墨客身份地位最高,活得也最滋润的时候。
    这些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知青们,被其中的情绪感染着,每个人都非常的激动。
    好多知青,都很想与诗歌的作者钟跃进认识和交流。
    这年头是非常盛行写信与作者交流的,于是一封又一封的读者来信,从全国各地朝着《诗刊》杂志社寄来。
    因为《诗刊》上只注明了钟跃进是东北某公社的插队知青,却并没有标出具体的地址。
    所以,读者们想寄信给钟跃进,就只能往《诗刊》杂志社寄,由杂志社再转交了。
    不过,其中有些知青,本身就认识钟跃进。
    一看这《诗刊》上的信息是东北某公社,立马就联想到了自己认识的钟跃进。
    虽然像钟跃进这样的姓名很容易重名,但他们还是很激动的,立马写了信寄给红星公社林家沟生产大队的钟跃进,想向他验证一番。
    总之……
    即便《诗刊》杂志社的编辑们,早就已经做好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会大火的准备。
    但是,他们也完全没想到,竟然会火成这个样子。
    因为……
    《诗刊》才发布出去的第一天,早上开始发售,下午的时候,杂志社就已经收到了一麻袋来自京城文艺青年们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钟跃进的信了。
    本来即便是同城的信,最快也得隔天到的。
    实在是寄给《诗刊》的信太多了,邮电系统直接派专人把一麻袋的信给扛过来的。
    不止于此,各地的新华书店和邮电所,也纷纷打来电话反馈。
    第一,要马上加印这一期的《诗刊》,往常的五万册,根本就不够卖。
    许多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动到的文学男女青年,纷纷都向新华书店要求订购一本来收藏。
    这可是以往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似乎全中国的文学青年们,今天都在朗诵与传播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
    所以,新华书店要求《诗刊》杂志社紧急再加印十万册,才能保证供应。
    第二,便是从邮电所系统传来的消息,不仅是京城周边的邮电局,大量的知青买邮票写信邮寄到《诗刊》杂志社。
    全国各地的邮电系统,都反馈有上百名以上的知青们,看完了《诗刊》后,就立马买邮票写信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钟跃进。
    “火了!真的火了!主编,爆了!真的卖爆了……”
    《诗刊》杂志社办公室内,副主编田间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后,兴奋地对主编严辰大声喊道。
    办公室里的其他编辑们,也都一个个欢呼了起来。
    “具体说说!”
    主编严辰也是心情大好。
    其实他接任《诗刊》主编,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作为国内第二家复刊的杂志,还是唯一的诗歌杂志,如果不能做出一点成绩来的话,简直就是文艺界的罪人了。
    所幸的是……
    这才复刊不到十期,就挖掘出了一首可以火遍全国的伟大诗歌来。
    “五万册销售一空,新华书店让我们马上再印十万册!
    不可思议啊!主编,一首诗,就让我们《诗刊》的销量翻了两番了啊!”
    副主编田间兴奋地说道,“还有全国各地要给钟跃进寄信的知青,那真的是排起了长队。
    邮电系统的同事友情提醒我们,得准备大卡车来装信了。”
    在场的编辑们,听到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一个个也都兴高采烈,觉得这些日子来的加班,真的是没有白费。
    当然,其中最兴奋的莫过于是实习编辑李英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她首先挖掘出来的,看到的第一眼就预言将会火遍全国。
    没想到现在真的如她所说的,在全国各地都造成了轰动的效应。
    “恭喜你啊!李编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火了,你的那篇赏析,也会跟着火起来的,甚至被收录到我国的诗歌历史介绍里了。”
    “恭喜!恭喜啊!不得不说,李编辑你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我们有些编辑,可能审了一辈子的稿,都不见得能收到一篇这样水平的诗歌投稿呢!”
    ……
    其他的编辑们,也纷纷祝贺起李英来。
    编辑就类似于“伯乐”,能够发掘出有价值的诗歌,并且火爆全国,可以说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了。
    李英也是谦虚地笑着应道:“这和我关系不大,是钟跃进同志有才华,写得好。
    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这样伟大的诗歌,不管是哪个编辑看到,也绝对不会埋没的。”
    说完,她又转头询问主编严辰道:
    “严主编!那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