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仅是考虑到自身;我们必须把无量的众生、无上的佛道放进来,每一句佛号都有对佛道的皈依、对众生的悲悯在里面。这样子才是无上菩提乐因故、所有功德的因地。好,也就是我们必须扩大心量,未来才有广大功德的结果。
戊二、方便
看第二个:方便。怎么来修菩提心呢?有四小段,我们念一遍。
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网孔,无明大暗所蒙蔽。
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
已成如此诸母等,情状思已发大心。
前面的出离心,我们主要为了自身的考虑。我们不放下心中的影像,人生就不能离开痛苦。我们为了要远离痛苦别无选择,必须要放下心中的影像,好好地面对净土,这个是从自身的考虑。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考虑无量的众生,他们是怎么回事?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们考虑:
第一个他的业力这一块。“常被四瀑流所冲,难止业绳紧密系”。无量无边的众生,他的生命永远被生老病死四种瀑流冲击。他每一次在三界投胎,每得一个果报,不管快乐、痛苦,都必须受生老病死的折磨。这样的一种生死业缘是紧紧把我们绑住。你跑不掉,要有本事除非你不来三界投胎。你一旦来来三界投胎,就不能脱离生老病死四个业绳。我们凡夫受着生死业力的紧密控制,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心中的妄想把我们蒙蔽。外有业力,内有妄想,凡夫是内忧外患。“投入我执铁网孔“,我们内心捏造一种蜘蛛网——自我的妄想,然后跑到自己的妄想里面去,我们就再也不认真如本性了。本来真如本性是如此的广大平等,像大海一样,但我们在大海当中,捏造一个以自我为概念的水泡。由自我概念我们活在水泡当中,被水泡所蒙蔽,活在自我意识当中,产生我爱、我见、我慢、我痴,我们只追求自身的快乐。自我意识的妄想跟生死业力的结合,就造成了生死的相续。
人生的可怕来自于业力跟妄想的结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无边有海生又生,常被三苦所迫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亡以后,马上要得一个果报呢?有海就是三界的生死大海,生又生。在每一次受生当中,受苦苦、坏苦、行苦的逼迫。我们面对业力所创造的果报打一个妄想、打一个妄想又去造业、造业以后又去刺激妄想,妄想又造业,这业力跟妄想互为因缘,就造成生死相续,历史不断的重演,所以,凡夫永远没办法逃离业力跟妄想的结合。
一个菩萨呢?“己成如此诸母等”。我们要观想这些都是过去的母亲,他们现在已经解不开生死妄想,跟业力结合的这种因缘了,我们应该要有一份责任,来对她们有所帮助。发起大心,把度化众生当作自己的责任。
我们来谈谈讲责任跟行动,很多净土宗的人不敢发菩提心,他的理由是时间不够了,我们可以理解。但菩提心不是要你付诸行动,可能你误解了。它只要你发心,是一种愿力,没叫你去做什么事情。就是你必须要去存念佛道、存念众生,把这两个因缘放进来。你可以规划到净土以后,成就无生法忍,再度化众生。菩萨道,本来就有悲增上、智增上。悲增上是先度化众生,然后了生死,成就圣道;作为智增上菩萨,也可以先成就圣道,再回入娑婆广度有情。
关键在哪里呢?你必须在因地的时候把众生放进来,否则就会后悔。很多人都不想负担责任,那对你非常不利。你逃避的这种狭隘心量,以后你的果报是不庄严、不圆满的。我们只要有一种相对的责任概念就好了,不一定要你去浪费精神体力,做一些度化众生的行动。众生也不容易度,他不想改变你也没办法。但是,关键在于你必须有这样的存心。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要害佛陀。他怎么办呢?把象灌醉了,灌醉以后,象都已经起颠倒了,然后他就用鞭子去打象。佛陀带了众弟子在托钵的时候,他就用醉象往佛陀的僧团冲过去,情况非常危急,大阿罗汉看到醉象过来,马上定下心来,用神通力就飞到虚空去了。你看伟大的佛陀是怎么做的?佛陀因地发了菩提心,心中有存念众生,他跟众生是有互动。他入慈心三昧,看众生很可怜,他手就举起来,五只手指就出现五个狮子头。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就醒过来,跪倒在地上。
同样是修学圣道,佛陀跟阿罗汉的因缘真的不同;阿罗汉的神通力只能够自受用。佛陀的功德力“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诸佛菩萨功德是跟众生可以互动,我们读大乘经典会很感动:“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能够入一切的众生,跟我们互动。阿罗汉的功德他可以入你的心中吗?不可能。诸佛菩萨如果不入我们的心中,不能跟我们感应,就跟我们没有关系。
佛陀因地的时候布施、持戒、念佛,到最后他的功德能够跟一切众生分享?所谓的无尽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