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涅槃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把所有今生的资粮,往净土的出世涅槃去回向!因为它的涅槃是寂静,是安稳快乐。
    这个寂静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远离过失。它因地上,不起颠倒的烦恼;在果地上,没有老病死的障碍,它是一种自在的安稳快乐。临命终的决心,不是到临命终再下决心,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下决心,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就下定决心,就是说来生到底要去哪里,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如果你念佛只是想要求感应,让你今生消灾免难,你不要靠愿力,你只要靠信心就够。但是求生净土,一定要从信心再加一个愿力,而这个愿力就是很重要的智慧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第2/2页)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狮子跟白鹤的关系。他说,有一只凶猛的狮子,牠是野兽之王,牠看到动物就去追,就把牠吃了。有一次牠吃了一只小鹿以后,这个鹿的一个骨头就卡在牙齿上,非常难受,牠就跑到了河边去向一只白鹤求助。牠说:你可不可以把我的牙齿里面这个骨头挑出来,我会好好报答你。这白鹤说:好啊,对我来说举手之劳。
    这个狮子就把牠的大嘴张开,白鹤就用牠的尖嘴,往牠牙齿里面挑几下,就把骨头给挑出来了。挑出来,狮子很满意,就准备走了,白鹤说:慢,你老人家答应我,把你牙齿里的骨头挑出来的时候,你得报答我。牠说:我报答过你。白鹤说:你什么时候报答我呢?狮子说:你在我的嘴里面活动的时候,我没有把你咬死,就是报答你,这个就是天大的报答。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跟狮子往来,牠不咬死你就是报答,这个狮子就是生死轮回。佛陀是鼓励我们菩萨,你不要期望轮回给你快乐。虽然我们积集很多的资粮,你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能够远离灾难,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报答,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狮子,牠的本质是凶暴的。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资粮都回向到涅槃去,你不应该对轮回有所期待。一个修行者只要平平安安,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好的赏赐跟报答。不要在轮回里面想要追求快乐,你应该把快乐留到净土去,那种无过失的快乐。
    好,这个地方等于是做一个总标,就是我们必须看清楚轮回的真相,然后才能突破心中的妄想。这个道理我们后面来把它开展出来。看,丙二的别明。
    丙二、别明,分二:
    一、轮回真相;二、对治方法。
    别明当中有两段:
    第一个,先看清楚轮回的真相;我们再来看看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对治。
    丁一、轮回真相
    想要从轮回里面走出来,你一定要知道真相。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一个人要放下,一定要先看破!
    到底我们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圣人为什么没有生死轮回?这个地方的问题到底关键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把它学习一下。佛陀有关轮回的说法是三世的:过去而引申现在,现在引申未来,这个三世有它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搞清楚。
    我们看这个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行”,代表我们的过去。我们为什么会投胎?我们受了两种力量的牵引。我们来先看第一个力量——“无明”。
    我们把它念一遍。
    无明为过去烦恼之总称,体即是痴,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无明”就是一种很坚固的烦恼妄想。它的引申来自于一种愚痴跟颠倒,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产生坚固地执着。这种“无明”一旦活动起来,它跟业力的结合,就会创造我们流转的力量,它是一切生死的根本。
    前面说过,我们一开始的心态是感受,然后想象。那么一般的妄想也就是打妄想而已,但是这个妄想形成一种执着,形成一种自我性格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妄想就是一种“无明”了,因为它产生盲点,一种坚固地执着妄想。这是第一个叫做颠倒妄想。
    我们看“行”业。
    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只有妄想是不能得果报的,只有业力也不能得果报。但是当妄想跟业力,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这种身口意的善业恶业,只要以有所得心所造的有漏业,就形成一种业力。当我们的前生临终的时候,我们的某一个业力起现行了,再加上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那么妄想跟业力的结合,就创造了我们的今生。所以我们今生是怎么来的有两个原因: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而我们基本上并没有做好事先的准备,所以让妄想跟业力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就投胎了,我们是这样来的。
    好,当我们来了以后呢,我们是怎么回事?再往下看“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