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是时空无尽,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
    你称性起修,你所做的每一个法,都能够产生广大圆满的功德,而且能够不触动你的生死业力。所以这个安住真如就是有这么多好处。
    我看这个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他讲到一件事。莲池大师他在云栖寺,有一天,他黄昏的时候出来散步,听到有人说在山下有一个住茅蓬的法师很有加持力,就是谁要是有病,他就持这个大悲咒念一念,然后就把这个水给谁喝,谁就好了。这个时候莲池大师就过去看,他这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当然法力不可思议,大悲咒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关键是心力不可思议。他是怎么启动大悲咒的,他用什么心态。莲池大师就在旁边观察一段时间。
    他出来以后说:一念的平等心。他说这个法师,不管任何人对他恭敬也好,供养也好,他完全都没有动念头。你供养他也好,不供养他也罢,他的心就是安住离相的一个心。莲池大师说,一念的离相跟法性相应,心力不可思议,所以具足加持力。这个法师他就做这件事情而已。
    诸位!不要小看你现在的随顺。王子坠地,功超群臣。你今天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思想,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像禅宗说的,你生长在王家,虽然你是王子,但是你是一个佛陀的种性,叫大乘的菩萨种性,你是继承王位的。你说,王子坠地,为什么功超群臣?因为这些大臣他没有找到真如,还在因缘里面打转,他还是没有走上大乘道。
    所以,这个大乘的佛性,你一念的相应都不可思议!因为你跟佛陀是同一个家族。要讲得贴切一点,跟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同一颗心脏。如果你要把佛念好,是要两种随顺——内顺真如,外顺弥陀。内顺真如,把自己的心灵力量启动起来;外顺弥陀,就是透过皈依启动佛陀的力量。
    丁三、功德总结
    好,我们看这个最后的总结,功德总结。
    迷故成障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悟则功超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徧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结示劝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楞严经》—
    对于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迷失了,离家出走了;一个是觉悟了,回家了。这两个会有不同的结果出来。
    (一)迷故成障
    我们先看,迷失的人会有什么后果?
    迷故成障——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一个凡夫,我们看到他起惑了,看到他造业了,其实这个只是一个结果。我们现在更关心,他为什么会起烦恼?为什么会造业?我们今天一个人起烦恼了,造业了,就很紧张,去忏悔,去对治,忏悔业障,对治这个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第2/2页)
    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说,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内心会起惑造业?找它的根本原因出来,你才能够永远断绝它的根源。就好像说你看到灰尘脏了,你赶紧去擦它,也对,但是关键是你要知道它为什么会脏。
    事出必有因。只有一个原因叫做“一念妄动”。众生迷闷,背觉合尘,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安住在真如本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生生世世做了很多的善法,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成佛,因为你没有安住,因为你永远在因缘的假相里面活动,叫做迷闷。然后违背了真如的觉性,在生灭的因缘里面活动,所以你顶多只能够创造一个生灭的快乐的果报,你顶多的酬偿就是只有人天福报,这些都是生灭的尘劳相,世间相。
    我们以前都走到了六道轮回的跑道,你这个跑道再怎么走,也就是人天而已。因为你的因地是生灭的,结果也是生灭的。
    (二)悟则功超
    我们看佛陀是怎么成就的。
    我们看下一个。
    悟则功超——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徧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最关键的就是他一开始第一步就走对了。因为他在生死凡夫充满烦恼罪业的时候,他因地就是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佛陀找到了在整个内心当中,一个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他找到了这件事情,他知道有这件事情,然后,去合它,去随顺它。
    那么站在这个角度,再去做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他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创造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数量的无障碍;“小中现大,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