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025章毛顺生了解了韶山冲(第1/2页)
第025章毛顺生了解了韶山冲
日对红霞默默升,如何故里做精英。韶山自古神传说,生意如何故事听。
人有志,世由生,追思几业可兴荣。红尘本是坚强史,子子凭随后代评。
鹧鸪天忆往
夏草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伸手理了理衣襟,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二老可得竖起耳朵听仔细喽,官网的记载是这样的:领袖的祖居在离这儿十里远的滴水洞下方的东茅塘。领袖的曾祖父毛祖人(字四端),在清道光到光绪年间,先是买下了土地冲的一些田土,到了光绪四年(1878),也就是他55岁那年,又从毛正光手里买下了上屋场东头的五间半茅草房,那模样啊,就跟现在西头邻居家的房子差不多。毛祖人膝下有两个儿子,起初是长子毛德臣在这里居住。过了十年,到了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德臣搬回了东茅塘祖居,次子翼臣便带着儿子顺生和两个女儿搬到了上屋场,毛祖人也跟着次子一同迁了过来。”
村愚也跟着开心地说:“这时所说的顺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毛贻昌,正是领袖的父亲。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领袖就诞生在这栋茅草房的东头。民国六年(1917),这栋房子遭遇了一场大火。直到民国七年(1918),那时领袖已经25岁,随着家境日渐宽裕,毛顺生才着手光大祖业,将茅草屋顶换成瓦片,加修了后院,把房子扩建成了十三间半瓦房。具体包括退堂、厨房、横屋、毛顺生夫妇卧室、领袖卧室、毛二弟卧室、毛三弟卧室、农具屋、碓屋、仓屋、牛栏屋、柴屋、猪栏屋,还有与邻居共用的堂屋。现在咱们看到的故居,基本还保持着当时的原貌。”
董醉听着夏草和村愚的话,脸上又浮现出一丝苦笑,他抬手挠了挠头,眉头微微蹙起说:“不对呀,这个时间点,跟好多地方的记载都对不上呢。要是毛翼臣一家人真是1888年搬过来的,那好多事情的发生轨迹可就大不一样了,这里面的蹊跷之处,还得好好掰扯掰扯。”
村愚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思索,接着问道:“那后来呢,这房子又经历了哪些事儿?”
夏草像是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一般,身子微微前倾,拿着平板电脑,一字一句清晰地念道:“民国8年、9年(1919、1920)领袖父母相继过世后,领袖兄弟姊妹很快都离家投身革命,房子就由附近农民彭桂禹等人先后佃居。1929年4月,国民党政府没收了领袖一家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家产,归清溪乡乡公所所有,屋里的一些家具、农具也在这个过程中散失了。没过多久,乡公所把屋子租给了贫农毛吉云居住,后来孙玉春、张春风也先后在这里住过。1937年后,房产才得以发还,由领袖的弟弟毛三弟烈士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先后居住,一直到解放。1949年8月,韶山解放,故居由湘潭县人民政府派毛月秋、王淑兰等人负责管理。1950年冬天,毛月秋他们四处奔走,征集到了故居的44件家具和农具、6件革命文物,都一一复原陈列起来。堂屋大门上方悬挂起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的家的匾额,从那时起,故居就正式对外开放了。”
董醉听夏草念完,脸上露出了几分释然的笑容,他摸了摸下巴说道:“这算得上是领袖祖屋和上屋场的正史了,不过咱哥几个还得接着唠唠咱们的野史。”
“有些材料记载,毛顺生到1895年后才开始做生意。”夏草一边用手指点着平板电脑上的内容,一边缓缓说道。
村愚一听,立刻摆了摆手反驳道:“不对呀,1895年毛顺生都25岁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做生意,也太突然了吧?到底是啥缘由让他突然想去做生意呢?这不合常理啊。”
“就是啊,”董醉也跟着点头表示赞同,他往前凑了凑身子,“普遍的材料都记载,毛顺生是当兵回来后才学着做生意的,而且是从做米生意起家的。1895年不太可能是刚当兵回来,依我看呐,应该就像夏小友说的,在领袖出生的这一年,也就是1893年,毛顺生当兵回来,从夏天就开始琢磨着做生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25章毛顺生了解了韶山冲(第2/2页)
“老锥头,夏小友可没说毛顺生是1893年夏季开始做生意的。”村愚马上梗着脖子回怼了一句。
“老鱼头,你咋这么不开窍呢?”董醉提高了些许嗓门,带着几分急劲儿,“夏小子说,毛顺生忙完春季农活,就开始在韶山冲四处转悠,了解村里人的生活状况,瞅瞅有啥做生意的门路。再说了,大家伙儿都知道毛顺生做生意是从米生意起步的,那你说说,做米生意啥时候最有可能开始?夏小子,你也来给咱分析分析你的想法。”董醉对领袖人生的研究向来投入,一说到相关的事儿就格外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