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三章:冰隙微光与暴雨中的庇护(第1/2页)
那缕一触即收的冰寒意念,如同投入心湖的一颗微小石子,在林小川心底漾开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沈冰耳廓那抹转瞬即逝的微红,像一道微弱的信号灯,在沉寂的冰海上短暂亮起,又迅速隐没于她刻意维持的冰冷之下。隔阂依旧存在,如同静心斋大厅里那道无形的屏障。但林小川敏锐地感觉到,那层坚冰似乎不再密不透风。那块被她刻意留下的、深褐色的血迹,成了冰层上第一道清晰的裂痕,无声地诉说着某些无法言说的过往和…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明了的默许。接下来的日子,戌时的修炼成了两人之间一场无声的、小心翼翼的靠近仪式。星辉下的默契。
林小川不再像初时那般急躁。他沉下心,努力体悟“松、静、空”的境界,用意念耐心地梳理、温养丹田那缕微弱的星辉之气。每一次运转小周天,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步履维艰,却方向明确。沈冰也极少再开口指点,更多的时候是闭目调息,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而,每当林小川的气息在关键窍穴(如玉枕、夹脊、命门)遇到滞涩,或是意念稍有散乱之时,那缕微弱却清晰的冰寒意念总会如约而至。它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带着引导的力度,而是如同最精密的导航仪,在他意念感知的边缘,极其轻微地、点对点地传递来一个关于经脉走向、气息火候的“坐标”或“提示”。没有言语,没有情绪,只有纯粹的信息传递。
林小川心领神会,立刻调整。星辉之气在一次次微调中变得更加顺畅,运行的距离也越来越长。丹田处那团温热的气息如同被精心喂养的星火,虽依旧微弱,却顽强而稳定地燃烧着,散发着勃勃生机。他不再需要刻意去依附那冰寒意念,只需感知到它的存在,便能从中汲取到指引的方向。一种奇异的默契,在星辉的流转间悄然形成。静默的重建。
白天,林小川依旧雷打不动地来到静心斋,继续他浩大的重建工程。倒塌的乌木书架残骸被他一点点清理出去,腾出了更大的空间。他开始尝试修复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书架框架,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他做得很慢,很仔细,生怕弄坏了这些承载着沈冰过往的“骨架”。
沈冰有时会走出内室,站在丹炉旁,静静地看着他忙碌。她依旧很少说话,只是偶尔会在他拼装某个榫卯结构明显出错时,淡淡地指出:“卯眼偏左三分。”或是:“横梁需用沉阴木,而非阳柏。”语气平淡,却精准无比。
林小川便依言修正。他甚至开始习惯性地在遇到难题时,抬头看向丹炉的方向。有时会撞上沈冰清冷的目光,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又迅速移开。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丹炉的药香,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名为“共同重建”的沉静力量。心湖的涟漪。
那块深褐色的血迹,依旧静静地躺在沈冰蒲团旁的地面上,没有被刻意掩盖,也没有被清理。它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存在于两人之间。林小川每次看到它,心头都会掠过一丝细微的悸动。他知道,那是沈冰允许他看到的伤口,是她冰封世界向他敞开的一扇微小窗口。
而沈冰,似乎也在适应着这种改变。当林小川将一瓶温热的蜂蜜水放在她调息的蒲团旁时(他知道她怕苦,每次喝药都皱眉),她没有再像最初那样冷眼拒绝,只是睫毛微颤,沉默地拿起,小口啜饮。当林小川将一块烤得恰到好处、散发着焦糖香气的红薯(他特意挑了最小的)放在断裂的茶台一角时,她虽然依旧视若无睹,但林小川在转身搬木料时,眼角余光瞥见她的指尖极其细微地蜷缩了一下,仿佛在克制着什么。
这些微小的细节,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在林小川的心湖中激起一圈圈温暖的涟漪。他知道,融化冰山非一日之功,但至少,冰隙中已透进了微光。这天戌时修炼结束,天空毫无预兆地阴沉下来。厚重的乌云如同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沉地压在城市上空,空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沈冰如往常一样起身,走向内室。林小川也收拾好蒲团,准备离开。他刚走到门口,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瞬间连成一片密集的雨幕,天地间一片苍茫水汽。狂风卷着雨水,疯狂地灌入静心斋那扇歪斜的门洞。林小川被冰冷的雨水溅了一身,下意识地后退一步。“等等。”一个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林小川回头。沈冰站在内室门口,没有进去。她看着门外倾盆的暴雨,眉头微蹙。雨声太大,几乎淹没了她的声音。“雨太大。”沈冰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依旧没什么情绪,“进来等。”林小川愣了一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沈冰主动留他?在静心斋?而且是这种非修炼的时间?他看着沈冰。她说完那句话,便转过身去,背对着他,似乎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并不在意他的反应。但那微微绷紧的肩线,暴露了她内心并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