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册风波丁税黑账 图册里的血色批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名的少年,有的被卖作矿奴,有的充了边军,活着回来的,十个里倒有九个断了手指。
    卯时三刻,陈墨将《大明律》摊开在假丁册旁。“户律欺隐田粮“条下,“凡欺隐田粮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的条文清晰在目,可苏府隐田万亩,管事的却得了“治赋能臣“的嘉奖。他忽然想起在刑部见过的卷宗,宣德年间周忱在江南查办的“诡名顶户“案,涉案者不过隐田千亩,便被处以流刑,如今苏府的罪行百倍于前,却因“捐饷助边“而无人敢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税册风波丁税黑账图册里的血色批注(第2/2页)
    “大人,“王贵捧着新收的诉状进来,“又有七户人家来报丁口失踪。“泛黄的状纸上,指印按得歪歪扭扭,有的还沾着泥渍。陈墨扫过诉状,“李二牛,顶名五户,长子充军殁于松潘卫“的记录让他胸口发紧——松潘卫的军报他见过,去年冬天那场战役,川东征发的三千壮丁,竟有两千是顶名的未成年人。
    “按《大明律》,强征未成年人充丁当处杖刑,“陈墨拍案而起,“可苏府管家竟能拿到兵部的‘征丁嘉奖’!“他忽然想起在驿站看见的邸报,秦良玉的白杆兵在前线缺丁,朝廷竟按“征丁数量“给地方官升官,难怪苏府敢把十二岁的少年推上战场。
    巳时正,陈墨在衙役的护卫下走进苏府祠堂。鎏金的“耕读传家“匾额下,苏府管家正对着账册拨弄算盘,见他进来,忙堆起笑脸:“陈大人清丈辛苦,我府今年多捐了五百石军粮……“话未说完便被陈墨打断:“贵府的丁税银锭,“他举起盖着苏府印的税单,“为何比户部定例重三钱?“
    管家的笑容僵在脸上,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散落:“这……不过是火耗银……“陈墨冷笑,翻开随身带着的《赋役全书》:“户部明文规定,火耗不得超过一成,“他指向税单上的“加耗三成“,“贵府的火耗,怕是比万历年间陈奉的矿税还狠。“祠堂里的气氛骤然紧张,管家的手悄悄按向腰刀,却被护卫的钢刀抵住咽喉。
    “大人明鉴,“管家扑通跪地,“都是底下人胡来……“陈墨翻开账册,“顶名费“的价目表刺痛双眼:十二岁男丁顶名三两,十三岁五两,十六岁以上八两。“好个‘底下人胡来’,“陈墨甩下账册,“贵府的‘胡来’,让川东百姓断指破家,让少年们客死异乡!“
    申时初,陈墨回到后堂,继续完善他的“顶名户分布图“。江北岸的红点比前日又多了五个,每个红点旁的小字都像一根刺:“王大郎,十三岁,顶名充丁,卖去矿场“;“张狗儿,十二岁,坠崖身亡,银锭埋于田界“。这些字迹是他用逃丁的血混着墨汁写成的,每一笔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忽然想起在青泥岭见过的场景:七旬老翁背着“丁税银“踉跄上山,肩上的血痕浸透粗布衫,却还在念叨“替东家顶名,免三年佃租“。可他不知道,所谓“免租“不过是骗局,他的儿子早已被卖作官矿苦力,生死不明。陈墨握紧狼毫,在图册扉页写下:“顶名者,非顶丁也,顶刀山火海也。“
    “大人,赵百户在苏府地窖发现暗格!“王贵气喘吁吁闯入,呈上一本黑色账册,封皮上“生财簿“三字用金粉写成,翻开却是“损耗记录“。陈墨的手在颤抖,“张狗儿,坠崖,损耗银三两;王大郎,矿难,损耗银五两“,每笔损耗旁都画着朱砂圈,像是豪绅们对人命的轻蔑标记。
    戌时三刻,赵猛带着浑身是血的探马闯入后堂:“大人,在苏府密室找到真丁册!“所谓“真丁册“,不过是巴掌大的袖珍本,记录着苏府真正的人丁——九十八丁,与假丁册的三百丁相差悬殊。“他们把佃户按年龄标价,“赵猛递上抄录的价目,“十二岁以下顶名三两,十三岁以上五两,充军另加二两。“
    陈墨对照着假丁册,发现每个顶名少年的“损耗银“,正是他们的“顶名费“。他忽然明白,苏府所谓的“损耗“,其实是预先扣除的买命钱,少年们尚未成年,便被明码标价,死了不过是账册上的数字变动。
    子时正,陈墨独自坐在后堂,对着图册上的血色批注出神。窗外的长江水咆哮着,仿佛在为那些冤死的顶名少年鸣不平。他提起狼毫,在“苏府靛青田“的批注旁写下:“此等巨蠹,不除不足以谢川东百姓,不斩不足以**法纲纪。“
    墨汁未干,他便起身整肃官服,将改良鱼鳞图册、假丁册、损耗账册一并收入木箱。明日,他将带着这些证据奔赴成都,即便面对豪绅们的弹劾,即便前路艰险,他也要为那些被顶名制度吞噬的少年讨一个公道。因为他知道,图册里的每一个批注,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是大明律法不可践踏的尊严。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重庆府衙的匾额时,陈墨已带着护卫踏上了前往成都的官道。他怀中的图册沉甸甸的,那不是普通的地图,而是一本记录着川东百姓血泪的控诉书,是他与无数顶名户少年的生死之约。他坚信,终有一日,这些血色批注会成为刺破黑暗的利刃,让顶名户的悲剧不再上演,让大明的律法重新焕发生机。
    江风掠过他的官服,带走了后堂的艾草香,却带不走图册上的血色批注。那些用血泪写成的文字,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为这个黑暗的时代留下最真实的注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