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丁税黑账暗夜中的提刀人(第1/2页)
更漏声在寂静的衙门里格外清晰,一声又一声,仿佛在数着时间的流逝。陈墨坐在昏暗的烛光下,手中握着随身佩刀,细细打磨。刀身映出他发青的眼圈,那是连日来熬夜查案的痕迹,却遮不住眼底燃烧的灼灼恨意。案头整齐地摆放着两本册子,一本是朝廷用于清丈田亩的鱼鳞图册,本该是丈量土地、保障民生的利器;另一本则是从豪绅处查获的假丁册,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是豪绅们吃人的账簿。
他提起狼毫,墨水在砚台中晕染开来,如同未干的血迹。在鱼鳞图册扉页,陈墨郑重地补注:“顶名之害,甚于洪水。唐有‘诡名挟户’,宋有‘子户诡名’,今之‘顶名充丁’,皆为土地兼并之恶果。“每一笔落下,都带着他对这黑暗制度的愤怒与痛心。他见过太多因“顶名充丁“而家破人亡的惨剧,那些无辜百姓的血泪,都化作了他笔尖的力量。
窗外,骤雨初歇。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涌入屋内,熄灭的油灯散着淡淡的青烟。陈墨将佩刀铿锵入鞘,刀鞘碰撞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仿佛是战斗前的号角。他知道,明日又将奔赴新的案发现场——铜锣峡的山崖下,又有顶名逃丁的尸体被发现。那些可怜的人,为了摆脱被剥削的命运,试图逃亡,却最终命丧山崖。但此刻,他手中的图册已不再是简单的户籍文档,而是成了指控罪恶的铁证。每一个字,每一个记录,都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当第一缕晨曦小心翼翼地爬上衙门匾额时,陈墨早已整装待发。他将带着这些血色记录启程,脚步坚定而沉重。他坚信,终有一日,这些浸透血泪的文字,会成为刺破黑暗的利刃,斩断丁税黑账背后的罪恶之网。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宅邸中,“砰“地一声巨响,林宇把火枪重重拍在黄花梨桌子上。珍贵的桌面被砸出一道浅浅的痕迹,仿佛也在为这世道的不公而叹息。他眼神如鹰隼般扫过摊派表,枪管的阴影正好盖住“丁税均摊“这四个字,仿佛要将这不合理的制度彻底掩埋。陈墨站在桌边大气都不敢出,眼睁睁看着上司用火枪挑出从暗格里掉出来的破布片。布上的靛青染剂蹭得林宇盔甲花花绿绿的,显得有些滑稽——但这滑稽的背后,是老百姓为了防止作弊想出的土法子,在官兵强大的武力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这些百姓,想尽办法逃避赋税!“林宇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怒意。但陈墨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那些所谓的“逃税者“,大多是被逼无奈的贫苦百姓,他们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又如何承担得起沉重的丁税?而真正该被指责的,是那些利用制度漏洞、大肆兼并土地、逼迫百姓顶名充丁的豪绅。
陈墨张了张嘴,想要为百姓辩解几句,却被林宇一个冰冷的眼神堵了回去。他只能将满腔的话语咽回肚子里,心中的怒火却越烧越旺。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让这些真相大白于天下,还百姓一个公道。
此后的日子里,陈墨如同暗夜中的孤狼,四处奔波搜集证据。他深入荒村,与百姓们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述被豪绅欺压的悲惨遭遇;他潜入矿场,亲眼目睹顶名丁们在恶劣环境下的艰辛劳作,有的甚至被活活累死、打死;他还冒险进入豪绅的宅邸,在阴暗的密室中寻找那些藏着罪恶的账本。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危险,但他从未退缩。
有一次,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陈墨遇到了一位名叫李大娘的老妇人。她的儿子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却被豪绅强行拉去当顶名丁。儿子在矿场里不幸遭遇矿难身亡,李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生活陷入了绝境。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拉着陈墨的手,不停地哭诉:“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那可怜的儿子,死得太惨了……“陈墨看着李大娘,心中一阵酸楚,更加坚定了他揭露真相的决心。
而林宇,在陈墨调查的过程中,也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虽然他一开始对百姓充满了偏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看到了陈墨的执着,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好奇心和正义感驱使着他,开始暗中关注陈墨的行动。
一天深夜,林宇悄悄跟在陈墨身后,看着他潜入了一处豪绅的别院。林宇心中一惊,不知道陈墨到底在做什么,但他还是决定跟上去一探究竟。当他进入别院的密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密室里堆满了各种账本和文书,详细记录了豪绅们如何通过顶名充丁、土地兼并等手段,剥削百姓、谋取私利。林宇拿起一本账本,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所维护的“秩序“,竟然是如此的黑暗和不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丁税黑账暗夜中的提刀人(第2/2页)
就在这时,豪绅们发现了有人潜入。一群手持武器的家丁迅速包围了密室,将陈墨和林宇困在其中。“原来是你们两